橡膠制品的配方設計原理
4.使用各種同向性補強劑,如炭黑、白艷華、立德粉、氧化鋅等,效果較好、而各種異向性補強劑,如碳酸鎂、陶土、不會獲得高撕裂強度。粉狀纖維及短纖維則能提高抗撕裂強性、增加硬度,減少伸長率。硫化劑應選用CZ/DM和醛胺類,硫化程度不得過深。
五、耐曲繞性,橡膠的耐曲繞性與臭氧龜裂,往復變型時的生熱、疲勞有密切的關系。因此使用天然、順丁這類生熱性小的橡膠為主要原料,補強劑使用軟質和粒徑大的炭黑,硫化體系設計為多硫健型的交聯結構。硫化時間選用正硫化前期,防老劑用量多一點。
六、耐磨性
1.生膠的微觀結構對磨耗的影響較大,當分子鏈有共軛雙鍵存在時,可使橡膠的耐磨性提高,如丁苯膠中的苯環上含有共軛雙鍵基團,它能吸收及分布外界能量,使大分子鏈不易受到破壞。因此丁苯膠的彈性、強力、耐曲繞性、低溫性都差,但耐磨性較好。聚胺脂橡膠含有共軛苯環,所以在各種橡膠中的耐磨性名列前矛,比天然、丁苯高4倍以上。
丁苯膠與天然膠相比時,15度以下天然膠耐磨性好,15度以上丁苯膠的耐磨性好。如果耐磨性提高,則抗滑性下降。因此,在彈性起支配作用的溫度范圍內,耐磨性與抗滑性存在著相反的關系。再生膠及油膠類物質的增多,耐磨性下降。
2.炭黑,不同的碳黑品種對配方性能影響不同,如,HAF磨耗量較低,但若與生熱無關,則MPC、ISAF較為優越,為了研究膠料的耐磨性還須研究生膠與炭黑的關系。
3.防老劑與環境條件。防老劑AW的耐磨性最好,防老劑D+4010次之。反應性防老劑4-亞硝基二苯胺(NPDA)可提供天然膠較低的生熱,明顯地提高耐磨性能。對于膠料具有較高的抗張強度和耐熱性,同時還需要綜合平衡耐磨和抗滑性,用氯化丁基橡膠加入55-65份超耐磨爐黑的耐磨性最好。但氯化丁基橡膠的硬度稍有降低,這是熱分解和硫化返原的結果。
4.改進橡膠磨耗的方法
a.表面處理法。用液態或氣態的五氟化銻,對丁睛膠進行化學處理,可提高耐磨性7-9倍。為了防止處理時強力和伸長率降低,宜采用氣相處理法,保證氟化合物不浸入膠料內層。
b.應用硅烷偶聯劑主要是白色填充劑與橡膠之間的結合。
C.使用新型橡膠。如1.5-反式聚戊烯橡膠。這種橡膠耐磨性能優越,還具有較高的生膠強力和較低的生熱性,用做胎面膠與天然橡膠相似。
d.用丙烯酰胺硫化,采用這種硫化劑硫化的優點是無焦燒的危險,硫化平坦期變寬,適當選用硫化體系還能縮短硫化時間。硫化膠的耐疲勞、耐熱性能有所提高,撕裂性能得到改善,耐磨性較好,這是因為結合的丙烯酰胺分子間可生成亞酰胺環的緣故。
七、耐疲勞性能,當橡膠受反復交變應力作用時,材料結構或性質發生破壞的現象叫疲勞。隨著疲勞的過程的進行,導至材料的破壞現象。必須加區別疲勞與疲勞破壞,其原因是因為疲勞本來和破壞是無關現象,因而不能兩者相等同。耐疲勞配方要求如下,
1.采用難于生成多硫鍵的硫化體系,在而且過硫程度愈高愈好,
2.最好采用純膠配方,若要加入填充劑時,盡量選用弱補強劑,而且用量愈少愈好。
3.加入油的目的在于盡量減少橡膠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最好加入軟化點低的油料。
4.盡量地延長膠料的停放時間和煉膠時間。
耐疲勞破壞與耐疲勞完全相反,而疲勞愈好,則耐疲勞破壞愈差。這意味著當考濾到耐疲勞破壞時,允許材料困疲勞而發生某此變化,確保初期破壞在某個水平以上。耐疲勞破壞的結構應盡量采用能夠大量吸收變形能的的結構。
如果要求既要耐破壞又要耐疲勞,這須將兩者當中作某種犧牲而確保另一個,以求彼此平衡。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硅橡膠配方設計資料2020-10-28 03:10:17
- 耐低溫低壓縮變形NBR配方2020-10-28 03:10:22
- 發泡膠擠出管的硫化與發泡機理2019-11-20 09:11:48
- 橡膠配方性能的估算(硬度、拉伸強度、伸長率、定伸強度)2019-11-20 09:11:21
- 發泡膠擠出管的硫化與發泡機理2019-11-20 11:11:18
- 幾個好用的橡膠成本計算器,下載收藏!2017-11-14 12:11:17
- 影響橡膠焦燒的原因2017-05-17 12: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