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膠市情緒明顯改善 后市不宜過度悲觀
10月份,滬膠經歷了上個月的大暴跌后陷入了震蕩整理的走勢,主力1801合約在12900至14000元/噸之間震蕩,圍繞13500元/噸一線來回拉鋸,絕大多數跟隨鐵礦石、螺紋鋼等黑色系期貨價格的波動而波動,自身缺乏指引,多空博弈平靜。考慮到11月份RU1711合約進入交割月及其隨后老膠倉單集中注銷,主力合約基差修復加快,滬膠做空動力明顯減弱,借著黑色系止跌反彈而連續放量增倉走強。事實上,隨著老膠倉單壓力將集中釋放,市場炒作橡膠進口關稅調整,中國輪胎開工率逐漸回升,青島保稅區天然橡膠庫存進一步下滑,除了基差過大之外,膠市未來不宜過度悲觀。
一、膠市炒作橡膠關稅調整
2014年12月31日,《復合橡膠通用技術規范》(簡稱“復合膠新國標”)正式頒布,此后半年不斷暫緩貫徹執行,經歷了一波三折的復合膠新國標最終才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實施。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最終結果既在預期之中,又在預料之外。一方面成功堵住了此前幾年中國進口復合膠的兇猛之勢,復合膠的進口量不斷萎縮,另一方面卻迎來了混合膠進口量井噴式的大爆發,完全替代了復合膠(混合膠稅則號40028000,成分為97.5%的標膠+2.5%的丁苯橡膠,相比過去的復合膠標準去除了0.5%的硬脂酸含量,帶產地證進口關稅均為零,但泰國已不允許出復合膠的產地證)。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和2016年,中國混合膠進口量分別為53.58萬噸和181.98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729.66%和239.63%;復合膠進口量分別大降至100.35萬噸和15.94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37.42%和-84.11%;天然橡膠進口量分別為273.57萬噸和250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4.80%和-8.60%;合成橡膠進口量分別為198.29萬噸和331.00萬噸,同比增長分別為33.70%和66.80%。
當然,針對2015年8月以來中國混合膠進口激增問題,2016年7月中旬出現中國海關對混合膠進口從嚴把關等傳聞,但隨后傳聞被澄清,混合膠通關正常。2016年8月4日,中國天然橡膠協會與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聯合發布了《混合橡膠通用技術自律規范》,當然該標準只是行業自律標準,并無實質性約束力。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9月份,中國混合膠進口30.87萬噸,同比增長71.70%;復合橡膠進口1.11萬噸,同比下滑4.69%;天然橡膠進口23.00萬噸,同比增長21.05%;合成膠進口43.00萬噸,同比增長38.71%。2017年1-9月,中國混合膠進口量為187.31萬噸,累計同比增長45.19%;復合膠進口量進一步下降至9.15萬噸,累計同比下滑28.78%;天然橡膠累計進口量約為202萬噸,累計同比增長為19.9%;合成橡膠累計進口量約為309萬噸,累計同比增長29.6%。由此可見,復合膠新國標已經形同虛設,并未達到當初修訂的保護國內天然橡膠產業目標,因而國內橡膠產業鏈上中下游博弈勢必仍將繼續。最近,市場傳聞年底有可能調整橡膠進口關稅,預計混合膠首當其沖。事實上,無論橡膠進口政策如何調整,最終都是朝向利好國內天然橡膠上游的目標。
二、中國天膠產量逐漸下滑
ANRPC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全球天然橡膠產量109.4萬噸,同比下降6.4%,環比下降8.83%,1-9月全球天然橡膠累計產量達到913.2萬噸,累計同比增長5.4%。眾所周知,天然橡膠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不同國家天然橡膠生產的季節性也不太一致。每年11月至12月中國天然橡膠云南和海南主產區先后進入減產期,1月至3月中國天然橡膠主產區基本處于停割期,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天然橡膠主產國也隨后自北向南逐漸步入減產期和停割期。由此導致,滬膠期貨價格在12月、1月和2月份上漲的概率比較大,分別達到69%、65%和60%,自上市以來的月度平均漲幅分別為3.11%、3.86%和1.81%。
三、中國輪胎開工率漸回升
隨著全國環保督查結束,中國輪胎開工率逐漸回升。截至今年11月3日,中國全鋼胎開工率上升了0.34%至67.60%,半鋼胎開工率上升了0.71%至70.30%。目前,上海地區國營全乳膠現貨價格大概在11500元/噸附近,基本上已經回到去年同期水平,距離去年最低點不到1500元/噸,距離上一波大熊市中的最低點也只有2500元/噸(2015年11月份),在成本支撐下預計未來進一步下跌空間十分有限。如果考慮到上期所金融屬性較強的銅和天然橡膠,目前銅膠期貨比價已經在4一線附近,位于歷史最高水平;銅膠現貨比價超過4.7,創出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由此可見,膠市已經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市場估值進入極度悲觀的狀態。
綜合來看,雖然中國經濟逐漸回落,上期所天然橡膠庫存繼續攀升,主力期價升水依舊較高,但是中國橡膠進口關稅調整朝著有利于天然橡膠方向,中國云南和海南天然橡膠主產區先后進入減產期和停割期,天然橡膠現貨價格跌至成本線附近,再加上有色系和黑色系帶動國內商品市場情緒回暖,預計天膠現價下跌空間有限,假如11月份滬膠出現有一個“挖坑”的行情(主力1801合約11500至13000元/噸),建議價值或中長線的投資者密切關注,尤其是基差縮窄至-1000元/噸以下。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輪胎企業開工率下跌 天然橡膠周度行情震蕩下行2021-09-13 07:09:04
- 天然橡膠期貨保險獲賠款191萬元2021-09-06 08:09:00
- 助力鄉村振興,“保險+期貨”四度起航!2021年浙商期貨白沙橡膠價2021-09-01 09:09:31
- ANRPC:短期供需形勢支撐橡膠現貨市場2021-08-05 03:08:37
- 橡膠向上驅動力不足2021-06-18 03:06:44
- 完善風險管理助推橡膠產業發展2021-06-07 02:06:30
- 海外產區開割進度較緩 我國進口天然橡膠價格小幅上漲2021-04-28 0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