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行業能否多難興“胎”
中國輪胎行業已經先后遭到澳大利亞、巴西、秘魯、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印度和美國等10多個國家發起的"雙反"(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2009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乘用車輪胎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限制關稅,為期三年:第一年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關稅,第三年加征25%關稅。這就是震驚世界的美國輪胎"特保案".
中國涉"案"輪胎對美國出口量一度下降超過60%.因此,向美國市場出口輪胎的中國企業持續虧損。
"特保案"之后,中國輪胎在2012年、2013年出口至美國的關稅僅有5%左右。
"特保案"強加給中國輪胎行業的苦痛尚未散盡,美國又向中國輪胎行業舉起"雙反"大棒。美國市場50%的輪胎來自進口。中國出口至美國的輪胎占中國出口輪胎總量的三分之一。
中國輪胎行業對美國市場有依賴性。有關專家估計:"美國這次‘雙反’,有可能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乘用車輪胎和輕型卡車輪胎征收60%的關稅,很可能是持久的。這將給中國輪胎行業出口以沉重打擊。"美國"雙反",有很大"示范"效應。歐盟、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國家和地區很有可能效仿美國,形成"雙反"連鎖反應。比如,2014年9月10日,俄白哈關 稅同盟效仿美國,對從中國進口的貨車、公共汽車、無軌電車和拖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4億美元。這就是一個糟糕的信號。
中國汽車輪胎行業注定多災多難。借用"多難興邦"的古訓,多難也能興"胎".這個"胎"自然是代指中國輪胎行業。
多災多難,將在一定條件下激勵中國輪胎行業奮發圖強、戰勝困難、走向強盛。
中國汽車輪胎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在美國"雙反"的逼迫之下開創新天地。
一些輪胎企業已經開始到不受"雙反"之害的國家和地區建廠。2009年"中美輪胎特保案"發生以來,中國輪胎行業有雙星、賽輪等企業開始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產能。
美國發起"雙反"調查以后,來自美國的輪胎訂單不斷減少,中國一些輪胎企業紛紛放棄美國輪胎市場,另謀高就。山東永盛橡膠集團有限公司主動在2014年10月7日正式退出美國"雙反"強制應訴行列,后來又主動暫停向美國市場出口輪胎,很可能就是現代版壯士斷腕。
在外國"雙反"的重壓之下,中國汽車輪胎產業鏈重新洗牌將不可避免。那些逐步把工作重心轉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開發生產的輪胎企業無疑將獲得更多發展壯大的機會。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泰國橡膠試點,或零關稅入華2025-07-10 12:07:33
- 中國計劃試點對通過湄公河通道(北部路線)從泰國國家膠農網絡機2025-07-01 11:07:22
- 2025年第十九期橡膠配方與技術培訓班開始報名(8月10日-16日 )2025-06-19 11:06:31
- 外交部:中方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2025-06-16 03:06:20
- 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在三門成功舉辦2025-06-16 03:06:23
- “白色黃金”鋪就致富路——中國技術助力科特迪瓦橡膠產業增產增2025-06-04 12:06:59
- 2025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參會名單公布(持續更新中)2025-05-28 11: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