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藝術家探索“橡膠的靈魂”
發布時間:2015-03-13 18:48:49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米蘭,2015年2月24日 — 街頭藝術以其無限的創造力和獨特的藝術形式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傳播形式,并和諧地為倍耐力品牌發展歷史添上了美好的一筆.
巴西藝術家Marina Zumi,德國的Dome和俄羅斯的Alexey Luka是街頭藝術界最饒有趣味的三位藝術家。此次,他們將三個藝術作品整合在一起來詮釋輪胎:一個約5米高的無頂金字塔,三面均為20余平方米,2月26日到28日在HangarBicocca現代藝術中心展出。藝術作品代表并展示了倍耐力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傳播傳統。
一個輪胎的制作實際并不簡單,它包容了技術和創新,同時也是所有為它而生的工作者們的智慧和激情結晶。
倍耐力不僅僅通過功能來詮釋輪胎的意義,還將輪胎從它的使用環境中抽離出來,讓它們喚醒新的世界,啟發新的價值、渴望和夢想,從而讓一個表面只是一個圓形的黑色物體獲得一種“橡膠的靈魂”。
倍耐力有史以來首次采用這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因為街道、流動性和多元文化是街頭藝術的特點,也是倍耐力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在街上、路上、和人們流動的需求里,輪胎才能找到它應有的意義。
這一點已經在無數藝術家的作品當中得以彰顯。20世紀,這些藝術家將輪胎詮釋為一個鏈條(Ezio Bonini), 一頭獅子和一頭大象(Armando Testa),一頂寬邊帽(Alessandro Mendini),或者是一只眼睛,一把傘和一頂帽子(Riccardo Manzi)。
街頭藝術家通常不遵循國際藝術標準,而是用他們自己的藝術語言表現他們所在城市的地理,文化和社會。同時,他們與所居住的城市的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善于打破常規,挖掘我們所在城市中常被遺忘的角落,不知不覺地,讓那些在當今大都市日漸疏遠的生活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法國社會學家馬克?奧熱(Marc Auge)持此觀點】。
這種探尋被大部分人忽視的事物并賦予其嶄新生命的活力、能量和能力是倍耐力獨有的傳播特點,也正是倍耐力發展工業的一種方式。除了藝術家參加該活動外,倍耐力集團總裁馬爾科?特隆凱蒂?普羅維拉 (Marco Tronchetti Provera),倍耐力高級文化顧問安東尼奧?卡拉布洛(Antonio Calabrò),藝術評論家阿奇萊?博尼托?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資深街頭藝術家和本項目藝術總監Christian Omodeo也蒞臨參加。社交媒體項目-#TakePArt
因此,倍耐力發起了名為#TakePArt的社交媒體項目。該項目致力于邀請參觀者來到HangarBicocca現代藝術中心為三位街頭藝術家的作品攝影,標注為#TakePArt然后分享到社交媒體。最有創意的圖片將通過倍耐力的社交媒體渠道發布。因為每一個不同的視角實際上都是一種藝術品。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www.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泰國橡膠試點,或零關稅入華2025-07-10 12:07:33
- 中國計劃試點對通過湄公河通道(北部路線)從泰國國家膠農網絡機2025-07-01 11:07:22
- 2025年第十九期橡膠配方與技術培訓班開始報名(8月10日-16日 )2025-06-19 11:06:31
- 外交部:中方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2025-06-16 03:06:20
- 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在三門成功舉辦2025-06-16 03:06:23
- “白色黃金”鋪就致富路——中國技術助力科特迪瓦橡膠產業增產增2025-06-04 12:06:59
- 2025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參會名單公布(持續更新中)2025-05-28 11:05:57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