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橡膠人 發掘橡膠魂
“天地存肝膽,海墾鑄豐碑。”近期,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蔣子龍參觀墾博欣然題詞,并為反映海南農墾歷史長篇報告文學《橡膠帝國》作者林旭飛題字:“大夢成真,可喜可賀。”
《橡膠帝國》在2012-2014年度海南省優秀精神產品獎(海南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獲評優秀作品獎。獲獎后,讀者紛紛來電祝賀。珠江電影集團珠影影視制片有限公司準備將《橡膠帝國》拍攝成故事片、電視劇、專題紀錄片等系列作品,可見《橡膠帝國》已在社會上和影視界形成廣泛影響。
林旭飛是農墾子弟,現為海南農墾博物館專家顧問、海南省創意文化行業協會會長。他是怎樣創作出《橡膠帝國》的?近日,記者通過探訪,對作者的創作心路有了清晰的了解。
情感動力 濃濃海墾情
何為“帝國”?林旭飛說,這里專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橡膠產業。
“海南農墾有幾十萬職工,包括軍工、民工、華僑、知青、科技工作者這些代表群體,他們是英雄的群體,尤其是第一代創業者。”“我們的父輩,為發展橡膠事業,生命有了特別的意義。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打下了基業,傳遞了精神。”林旭飛說,他的父輩們把他們的青春年華,把他們的生命,全都獻給了祖國的橡膠事業。
“人要學會感恩。”林旭飛說,作為農墾第二代,他是吃“橡膠飯”長大的,懷揣著對農墾創業者的感恩,帶著這種原動力,他提筆記錄,用心記錄。記錄一支龐大的橡膠產業大軍,在新中國建國之初西方反華勢力的封鎖中,突破封鎖,突破“禁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橡膠產業。如果沒有他們的努力,沒有他們的奉獻,哪來我們今天談改革談發展的基業和基礎,應該從感恩的角度來記錄這段歷史。“想感恩的人總會找到感恩的方式,我創作《橡膠帝國》,其實是我在尋找和呈現適合我去感恩農墾及創業前輩的一種方式,創作激情原動力就在這里。”作者如是說。“我是農墾的兒子,寫《橡膠帝國》如同一個兒子在編寫一部‘家譜’,數數家珍。孩子盡孝心是很自然很分內的事。”原來,引發創作激情噴瀉的原動力首先是感恩,他的感恩很具體。
開解密碼 讀懂海墾人
《橡膠帝國》揭秘,橡膠的歷史在橡膠樹上在橡膠園里。膠園永遠是膠林兒女夢繞魂牽的精神家園。紀實這段歷史,就是紀實與種植橡膠樹有關的一個個具體的人、這些人的生活和命運。從開國領袖、領軍將帥,到墾荒隊員、普通膠工,英雄來自百姓,英雄可能草根,這都是作品的敘事對象。初讀《橡膠帝國》感覺,恰恰是這樣的敘事,讓讀者找到了海墾的歷史符號和精神元素。在書中,作者將敘事、議論和抒情巧妙轉換和縱橫穿插,思緒在時空中藝術穿越,也正是這種一改專注縱向的寫法,突破了歷史紀實的常規,采用全景式記錄方式,記錄了海南橡膠的發展史。
“如今健在的第一代創業者大都已經七八十歲甚至九十多歲了,對于那些還健在的創業者們,我們很珍惜,盡量抓緊時間去訪問。而逝者呢?他們的離去也會帶著秘密和故事。我們只能被動式拼命去發現、去挖掘、去研究。”作者談起了搶救歷史文化的緊迫感。他說,“我們急呀,高齡人越多,失去財富秘密的風險越大。”是的,時間就那么無情,伴隨老人們的離去,很多秘密也會被他們帶走,這就是創作這部書與寫其它書不一樣的心情。為搶時間,作者耗去大量的休閑時間,去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歷史文獻。查歷史本真,聽親歷者說,核對民間信息。“相對而言,核對信息不難,難的是準確表達。”從作者口中得知,他聽故事,理素材,分類別,都為著從中找到準確表達的靈感。“創作必須是嚴肅而嚴謹的,可以正史為主,不忽略野史散記。”字里行間不難看出,他寫橡膠,可以跨越大洲大洋;寫農墾,可以縱橫交錯。“打開一扇窗,讓有感性的讀者,能夠透視歷史塵封,從中尋找有價值的文化;打開一個盒子,讓好奇的讀者能夠觸摸到期待已久的秘密,知道橡膠人真正要找的歸屬感、滿足感和優越感。”
“搞紀實創作的人有‘神經病’,還得能吃苦,我屬于有‘神經病’和苦命的那一族。”作者顯得很無奈,但苦中有樂他愿意。他就是想揭開特定歷史背景、特定歷史條件下那難以解開的密碼,盡量進入情境去認識農墾人,讀懂農墾人。
張揚風骨 共托海墾夢
《橡膠帝國》以文學方式將產業歷史和產業狀態巧妙揉合,是創作上的一次大膽嘗試。它要刻畫農墾人的風骨、農墾人的正氣。讀者從書中很容易看到,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愛崗敬業,自立自強;勇于開拓,甘愿奉獻,是全書貫穿始終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在“大災面前不言棄,困難面前挺直腰”的關鍵時刻表現得尤為突出。在作品里,農墾人是抽象的,農墾人又是具體的,農墾人更是有血有肉的。
1982年10月,新華社向世界宣示,天然橡膠在北緯十八度以北大面積種植成功,植膠人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但橡膠人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前進。天然橡膠,戰略物資,發展橡膠,鞏固國防。艱苦創業為國,點播文明之火,傳奇故事還在延續。我們的前輩,為了完成黨中央交給的政治任務,為了向祖國和人民交上一份優秀的答卷,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企業強大、員工幸福的夢想,他們堅守信念,勇于奉獻,敢于犧牲。《橡膠帝國》無疑帶著這種思考,其思考是多維度多視角的,充滿幻化,也充滿理性,讀來引人思緒萬千。
《橡膠帝國》的創作還有一個特點,作者讓讀者看到,在“墾二代”的眼里,橡膠永遠是橡膠人啟迪靈感的創作源泉。作者純粹以一個局內人的身份來講述農墾的故事,這無疑為作品紀實的真實性加了分,但無論是“走進農墾看農墾”還是“跳出農墾看農墾”,他都力求尊重事實尊重本真,讓人感悟其中的“魂”。他的意境非常鮮明:一個屯墾戍邊的英雄群體值得尊重,一個分量不輕的民族產業值得關注,一種自強不息的壯士風骨值得張揚。激情、拼搏、開拓,產業創建、產業升級,都不可或缺。這是一個可觸摸能追逐的夢。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泰國橡膠試點,或零關稅入華2025-07-10 12:07:33
- 中國計劃試點對通過湄公河通道(北部路線)從泰國國家膠農網絡機2025-07-01 11:07:22
- 2025年第十九期橡膠配方與技術培訓班開始報名(8月10日-16日 )2025-06-19 11:06:31
- 外交部:中方將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2025-06-16 03:06:20
- 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在三門成功舉辦2025-06-16 03:06:23
- “白色黃金”鋪就致富路——中國技術助力科特迪瓦橡膠產業增產增2025-06-04 12:06:59
- 2025第十七屆橡膠技術交流會參會名單公布(持續更新中)2025-05-28 11: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