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疫情的突然爆發,對當地制鞋業產生了不小的考驗
莆田疫情的突然爆發,對當地制鞋業產生了不小的考驗。
說起莆田,相信絕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鞋。莆田素有著“中國鞋都”之稱,
眾所周知,鞋業是莆田的支柱產業、當家產業,制鞋業產業發達,制鞋工藝水平世界領先。據莆田鞋業協會的統計,莆田目前有4200多家制鞋企業。莆田是中國聞名的“鞋城”,該市鞋業企業4200多家,從業人員50多萬人,產值超千億元人民幣,產量12.6億雙、占全國產量的9.3%。
本輪疫情兩大集中傳播點之一就是協勝鞋廠。據悉,協勝鞋廠是當地一家規模比較大的制鞋廠。相關工商信息顯示,公司位于仙游縣楓亭鎮工業路6號,公司人員規模為50~99人,參保人數58人。協勝鞋廠的一名負責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鞋廠已經有多人感染,鞋廠內所有員工目前均已經在酒店接受集中隔離。
當地其他商家和廠家表示,目前鞋業工廠均已暫停營業,所有員工居家隔離,鞋類私營門店也已關閉。而疫情發展至今,仙游縣乃至整個莆田市,大部分鞋業工廠均已停產。
在批發環節,莆田的鞋類批發檔口大部分中國莆田鞋業服裝城內,位于市區,離高風險區仙游縣楓亭鎮有一段距離,但疫情關系,現在也大都停業。
在零售環節,線下零售店固然也因疫情關系歇業,而線上店則受困于物流。
對于疫情有可能對莆田鞋業造成的損失,莆田鞋業協會秘書長王德春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回應,目前協會還在進一步觀察中,現階段服從政府政策安排。
莆田鞋業轉型已有成績
過去,有著“中國鞋都”之稱的莆田一直為國際大品牌代工。近幾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因素影響,占全國成品鞋產量近10%的莆田鞋業,出口整體呈下降趨勢。
莆田鞋業已經開始調整布局,有意識向莆田創造轉變。重點發力品牌塑造,科技賦能,大力解決“有制造沒品牌、有工業沒文化,這個傳統產業的‘痛’。”
來源:人民網、央視新聞、北京日報、經濟觀察報、界面新聞等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華盛橡膠與齊魯工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簽約暨揭牌儀式圓滿舉行2025-05-26 11:05:57
- 中策橡膠A股上市,股票今日上市發行2025-05-23 02:05:35
- 韓國第二大輪胎制造商因火災停產,或影響700萬條輪胎銷售2025-05-21 11:05:54
- 阿朗新科與臺橡合資丁腈橡膠新工廠,南通開業2025-05-20 01:05:35
- 賽輪集團成輪胎業首個獲認:SAILUN、MAXAM 雙品牌斬獲 “全國知名2025-05-16 03:05:46
- 我國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改變行業歷史2025-05-15 11:05:32
- 雙箭管狀輸送帶,引領工業運輸綠色變革2025-05-14 1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