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行業大整治,翻開三門治廢新篇章
三門縣是中國膠帶工業城、浙江省重要的膠帶出口基地。經多年培育發展起來的百億總產值橡膠行業是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特色產業群。然而,傳統的粗放式發展,導致三門橡膠行業整體呈現“低散亂遍地,高能耗高污染”態勢,現場環境臟亂差、企業亂搭亂建、露天堆放回收加工廢橡膠等現象突出。為實現橡膠行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無廢城市”創建,三門縣多措并舉開展橡膠行業整治提升專項行動。
整體部署,優化產業布局
4月11日,副縣長李振宇主持召開《三門縣橡膠行業整治方案》和《三門縣橡膠行業環境污染整治技術規范》專家論證會。5月11日正式印發《三門縣橡膠行業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和《三門縣橡膠行業環境污染整治技術規范》,5月30日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三門縣橡膠行業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同時,針對不符合產業結構政策、生產場所“三合一”、無自有固定生產場所、環保手續不全等問題,按照“提升一批、整治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則,制定分類處置整治對策。
掌握底數,開展摸底排查
截至5月10日,三門縣完成全縣橡膠企業地毯式摸底排查,并從多個維度對排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編制完成《三門縣橡塑行業排查分析報告》。根據《分析報告》所示,全縣共有橡膠企業158家,分布范圍涉及5個鄉鎮(街道),大部分集中在珠岙鎮和海游街道。其中使用廢橡膠邊角料的企業共48家,占比30.4%。
源頭減量,推進公共密煉
嚴禁橡膠標膠料省外來源,根據前期摸底排查結果,梳理形成第一批《橡膠行業擬淘汰企業名單》,其中核實使用省外邊角料的,且非點對點的14家企業,全部納入淘汰。
推進公共密煉中心建設,整合煉膠產能,服務配套企業,減少分散密煉。目前,浙江喜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混煉膠密煉中心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后煉膠能力達3萬噸/年,預計可接受委托煉膠量達1萬余噸,占珠岙鎮輸送帶類橡膠企業煉膠需求的45%。
標桿示范,規范固廢堆場
針對整治提升類的企業,按“使用邊角料的、使用再生膠的、使用天然膠與合成膠的……”等分類要素,繼續細分為7個子類,每個子類經確定具有代表性的共8家企業,作為標桿企業率先開展先行先試,為后續全面鋪開規范化整治提供經驗借鑒和模范參考。
同時,在橡膠企業聚集的珠岙鎮和海游街道,謀劃建立廢橡膠回收中心,對廢舊橡膠采取統一采購,統一管理,提高廢橡膠周轉效率,降低企業原料庫存量,減少企業貯存場所需求。并根據區域廢橡膠產生量建設充足規范的貯存場所,避免露天堆放。
長效監管,建設數字場景
嚴格按照規范化整治要求,建立污染監管數字化應用場景。其中,針對橡膠行業的固廢特征污染物——廢活性炭,將生產工況、治污設施運行參數、活性炭吸附與再生過程監控等信息集成到生態環境部門監控平臺,并引導企業及時安裝智能電表,以企業實際生產小時數為準,核準其需更換的周期。推行活性炭“碳箱碼”管理,根據企業活性炭設施的管理水平、管理效果和環境風險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實時進行紅、橙、黃、綠四色賦碼,實施精準分級監管。活性炭吸附時間在額定時間的85%以內賦綠碼;超出85%但未達到更換時間的賦黃碼;活性炭到期未及時更換的賦橙碼;超出更換時間14天以上仍未更換的賦紅碼。實時監控生產設備與治污設施運行情況,實現污染治理過程的數字化監管,構建活性炭“感知—更換—再生—回用”的閉環監管體系。
嚴格執法,打擊環境違法
組織開展橡膠行業專項執法巡查、掃雷攻堅等專項行動,堅決打擊使用違規生產場所、違法排污和違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行為,強化跨部門信息共享、監管協作和聯動執法,實現環境監管常態化的長效管理機制,達到企業“不敢違法、不能違法、不想違法”的目的。截至目前,共出動檢查人員108人次,幫扶檢查橡膠企業90余家,發現并完成問題整改200余條。
接下來,三門縣將繼續以“優化布局、源頭減量、數字管理、常態監管”為導向,大力推進橡膠行業整治提升,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固廢管理水平,為三門創建“無廢城市”構筑堅實基礎。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行業大整治,翻開三門治廢新篇章2023-07-05 05:07:55
- 吉林石化力推乙丙橡膠技術突破 新材料國產化步伐加快2023-07-05 05:07:37
- 通用股份泰國工廠半鋼輪胎產銷兩旺2023-07-04 01:07:53
- 韓泰輪胎在《Auto Express》年度產品評選獲得三個大獎2023-07-04 01:07:37
- 汾陽市:重拳出擊 嚴厲整治橡膠行業違規生產經營2023-07-04 01:07:16
- 10 家輪胎公司,登上這個榜單!2023-07-03 02:07:06
- 蘭州石化橡膠運行部檢修現場練兵“忙”2023-07-03 02: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