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東南亞的中企橡膠園(僑界關注)
凌晨3點半,27歲的拉姆利準時起床。半小時后,當他騎摩托車趕到幾公里外的橡膠林時,馬來西亞沙巴州清晨的氣溫正適合割膠。
沙巴人拉姆利的工作是用彎刀在600棵橡膠樹上依次劃出一道口子,讓乳膠沿環形縫隙流到杯子里。天氣好的話,他可在3小時內完成當天工作。
橡膠園位于建寧歐,距旅游城市哥打基納巴盧約150公里。在這里,像拉姆利這樣的膠工有400多人,平均每人負責1800棵樹,3天完成一個工作周期。
拉姆利先前在首都吉隆坡從事空調維修,在建寧歐工作剛4個月。他告訴記者,自己上個月收入2000林吉特(1美元約合3.89林吉特),而在吉隆坡,差不多水平的工資扣掉房租和交通費后所剩不多。拉姆利有3個孩子,正打算讓妻子也接受培訓開始割膠,以增加收入。
馬來西亞曾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橡膠生產國,僅次于泰國和印度尼西亞。
近年來,由于天然橡膠價格持續低迷,很多膠農改種棕櫚樹等經濟作物,加上政府積極發展橡膠手套等下游工業,從事割膠行當的人越來越少,橡膠種植面積也逐年減少。
然而,低迷的現狀沒有讓中國廣東企業廣墾橡膠集團卻步。從2008年至今,廣墾橡膠和當地公司婆聯木業合作,投資數億元人民幣租下3萬公頃土地,引進中國育苗技術發展天然橡膠種植,旗下橡膠園已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天然橡膠園之一。
賴雄輝是合資企業廣墾橡膠(婆聯)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告訴記者,在東南亞發展天然橡膠種植好處很多,這里氣候條件得天獨厚,橡膠產量很高,用工成本相對較低。
賴雄輝說,馬來西亞膠工年紀普遍在20歲至30歲。在中國,即使工資水平上浮40%到50%,仍難找到足夠的工人。
目前,種植園內約有77萬棵產膠樹。賴雄輝表示,隨著可供割膠樹木進一步增多,規模效應將降低成本。廣墾(婆聯)計劃今后幾年內把產膠樹數量提高到200萬棵,屆時會需要更多割膠工人。
通常而言,一棵橡膠樹需要至少生長5年到6年才能開割,這意味著,今后幾年至少需培育幾十萬棵樹苗。賴雄輝說,政府保護當地用工市場,限制使用外國勞工,公司招工并不容易,目前還有200多人缺口。
沙巴建寧歐種植園不是廣墾橡膠在東南亞的第一個項目。近年來,企業利用橡膠價格低迷、市場整合的契機,陸續進入越南、印尼和泰國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橡膠全產業鏈企業之一。
賴雄輝說,公司計劃建立一個橡膠加工廠,就地加工附加值更高的橡膠制品,“最重要的是,讓當地人看到我們扎根在這里準備長期發展”。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重視做好夏季橡膠樹害螨及蚧殼蟲監測與防治工作2020-06-10 09:06:30
- 橡膠專家赴白沙高峰村開班 傳授割膠技術保障生產生活2020-06-10 09:06:59
-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 海南橡膠八一分公司鵪鶉養殖示范基地開業2020-06-08 11:06:25
- 瑞麗“5·13”風災受損橡膠獲賠百萬2020-06-05 01:06:41
- 勐滿農場天然橡膠基地建設項目開工2020-06-02 12:06:21
- 新冠肺炎嚴重影響天然膠需求和消費2020-05-12 01:05:40
- 熱帶雨林變身橡膠林 土壤“酸”了2019-11-20 10:11:23
- 2021年度全球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公布07-30
- 鄧祿普捐贈急需物資——發電機150臺!07-24
- 山東橡膠行業50強公布07-21
- ANRPC:2021年全球天膠市場供需料相對平衡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