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天然橡膠需求供應概況
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詩董橡膠的童靖靖。今天分享以下幾個方面,先對全球天然橡膠供應格局做一個大概的介紹。
目前影響天然橡膠供應最大的是泰國、印尼、越南、中國這幾個地區。他們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供應。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像馬來西亞、印度喝一些亞洲新興的小國,以及非洲、拉丁美洲地區,這些國家大概占到了全球30%的供應。由于天然橡膠是季節性產品,降水、氣溫,和一些洪水方面的氣象因素對它的影響非常大。泰國和中國特別容易受到其影響,所以中泰兩國橡膠供應狀況對整個市場波動的影響是最為明顯的。
這些國家天然橡膠的銷售格局,也會對天然橡膠的供應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說泰國,它是一種市場化的銷售,基本上是根據當天的期貨現貨做一些及時的報價,所以供應和期貨對價格的影響特別明顯。另外在中國全乳膠是直接作為期貨交割的標的物,它的全年銷售量在30萬噸左右。
在介紹完供應之后,我們大概看一下全球需求格局。目前來講,全球最主要的需求是在中國。以2016年我們的統計口徑為標準,中國需求達到了500萬噸左右,接近全球總需求40%。另外亞洲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像日本、韓國、臺灣這樣一些傳統的橡膠加工業下游比較集中的地方。另外一個是泰國、印尼、馬來西亞,還有包括越南這樣的國家,F在這些國家需求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還有印度,所以這些國家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在歐美國家,它的需求量近年來增長比較緩慢。從整個全球需求的波動來看,最主要的就是中國,還包括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天然橡膠的供需平衡是奠定行業價格周期最主要的一個基本面的因素。我們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目前天然橡膠的供應和消費,都是1200多萬噸的規模,它的平衡是呈現一個周期性的波動。
因為從供應角度,天然橡膠是七年的生長周期才能割膠,另外它也有季節性的供需淡旺季。所以從整個供應需求來講,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在2002年到2008年這個周期,整體是供不應求。但是在2011年之后,出現了幾年的過剩,這兩年隨著價格降到谷底,包括上游環節都面臨著低于成本的局面,所以供應發生了大幅下滑。
從整個全球供需的平衡來講,2016年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年份,這個供需缺口推動了全年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天然橡膠的漲幅是在100%左右,極端的高點接近120%。它的兄弟產品合成膠的漲幅更為劇烈,漲幅150%。
我們具體看一下供應,幾個主要國家在2016年的表現。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泰國、中國和馬來西亞這幾個國家的減產。減產一方面是價格的因素,前幾年過低的價格導致供給不足,割膠不充分。另外是氣候的影響,一個是在2016年的3到5月份,由于雨水過多,導致開割的延遲。延遲1個月左右的時間。另外一個是在12月份到最近1月中左右,泰國馬來西亞都發生了洪水。之前很多人都在提問,這次泰國的洪水到底有多大的影響,我有這方面的數據統計。
首先泰國的洪水是在12月初發生的一次,1月初又發生了一次,后面這次比較嚴重。尤其后面這次的受災面積是占整個泰國全國種植面積的30%。因為整個泰國全國目前總的開割面積將近2000萬萊,其中南部是占到了2/3,大概不到1300萬萊。這次受災面積是500多萬萊,所以大概占全國30%。
12月份的那一次洪水導致南部地區有一半的時間無法割膠。1月份的洪水導致整個割膠的時間不足一周,所以在這樣每天平均產量1.5到2萬噸的高產期,這兩次洪水影響的量接近了30萬噸。具體是2016年影響了十幾萬噸,2017年又影響了十幾萬噸。
目前來看,最近的氣象資料顯示,泰國有幾個府的水已經退掉了,但是這兩天到25號,還是有一輪比較強的降水,其中最主要的影響應該是泰南的七個府,所以這還是會對當地的膠園的開割產生顯著的影響。
泰國政府有一些統計,包括橡膠、棕櫚油和其它的農產品在這次洪水當中,都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最主要是橡膠種植業的影響。水患影響到了種植、交通運輸、加工廠,整體產量下降接近30萬噸,從貨值上影響到了接近200億泰銖。
另外大家最近比較關心的熱點事件是泰國政府拋儲,泰國政府在2013到2015年期間一共是收購了大約37萬噸橡膠。隨后與中化、海膠有一些交貨協議,所以有幾萬噸已經被運到中國來了,剩余有31萬噸左右的庫存。12月份的時候,它公布了這一輪大約9.8萬噸的拋儲的計劃。第一輪流拍,但是最近兩天,第二輪拋儲比較順利,主要因為整個市場價格大幅上漲和現貨非常缺。
這次拋儲成交了9.87萬噸,平均價格67銖,一共分布在泰南的26個倉庫,其中只有大概1500多噸是標膠,剩余的9萬7千噸左右都是煙片。由于這些貨品質不一,所以加工廠還是要繼續做再加工。這一輪的拋儲緩解了市場現貨的供應不足,市場價格出現了大幅下滑,但是是一個正常的回調。
我再補充一下,這一輪拋儲的消息流出之后,市場行情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調,我們從整個現貨層面看,并不足以影響整個市場供應緊缺的局面,因為下游的工廠開工還非常旺,而現貨因為洪水和國內庫存的原因依然都處于非常緊張狀況。所以這次拋儲的消息導致的回調是一個正常的回調,主要基于年末一些資金獲利了結的要求,以及前期上漲過快導致風險釋放。這些不足以扭轉目前整個供不應求的局面。
那另外像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這些國家,我就做一個大概籠統的介紹,總的來講,這幾個國家的產量整體增長幅度不是特別明顯,除了越南,印尼。因為它的橡膠種植面積也比較有限,產量比較穩定。馬來西亞因為成本比較高,這兩年橡膠種植面積下滑非常明顯。越南的起量非常快,現在已經超過100萬噸,躍居全球第三,但這次因為天氣影響,越南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最近市場上關于越南交貨違約案例是非常多的,這個也是加重了很多工廠原料不足,他們現在急于在市場上找貨。而這個因素是需要一段時間消化的,也是一個影響市場很大的因素。
那再看中國國內的供應,這幾年國內的供應量是比較有限的,2016年基本上繼續呈現小幅下滑的趨勢,供應量在77萬噸左右,其中交割品是在30萬噸左右,之前我們看到期交所又有批一些民營的加工廠來去新增入可交割工廠的名錄,但是從總的數量規模來講,交割品的規格基本上是局限在30萬噸左右。另外我們看到現在國內原料有一個很重要的新興趨勢就是乳膠消費非常好,尤其是在開割的階段,大量的膠水都流到乳膠的加工,所以進一步影響到了全乳膠的供應。
從2017年來說,全乳膠的量應該還是維持在30萬噸左右的級別,我們需要去關注的一個隱含的事件就是國家可能拋儲,是輪儲,因為在2009年到2015年期間,國儲買了50多萬噸的儲備膠,那其中2009年左右應該是在10萬噸多一點,所以從正常儲存的理想周期來看,五六年是有一個輪儲的需求。市場也有一些這樣的傳聞,這個因素需要關注的。如果發生了輪儲,那也就是新膠和老膠的替換,會導致期貨不同合約的價值,會有非常明顯的差異。近月因為老膠的流出,壓力會比較大,相對來說,整個2017年新膠可能會有接近10萬噸的量被國家回收。
如果從整個國內的消費量來說,我們其實更主要關注的還是進口,因為國產也是70萬噸的級別,但是進口折干的量已經接近430萬噸了,這個是包含了所有的進口量,以及過去幾年還有隱含越南的走私,包括一些替代種植進口的量。過去的這個量,我們把它統計到了這個口徑里面,然后現在的量,走私這已經基本上沒有了,但是還會有替代種植這種進口的流入。總的來講,2016年的進口量是在426萬噸左右,這個比2015年大概增長2.3%,也就是在10萬噸左右,其實這個增長量并不是非常明顯。所以國內的庫存在過去一年當中的消耗是非常充分的。
這張是一個國內進口統計,我們過去是把走私和替代種植也納入了口徑,另外乳膠全部都是折干,所以它反映了真實的干后消費。2016年進口是在426萬噸左右,只比2015年增長了大概10萬噸,這個反映到消費端,是嚴重跟不上這個消費的增長。所以國內的庫存是得到了非常充分的消化。無論是保稅區還有下游工廠,包括貿易商手中的庫存,都是非常緊張的。
在這個量當中,泰國是接近了一半的進口,另外,越南增長也非?欤R來西亞和印尼的數量在下滑,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前面提到,我們在關注市場的時候,更多的要關注泰國的供應狀況和越南的供應狀況。
另外從進口的來源國分析,泰國今年2016年接近4%的增長,越南是接近了1/3的增長,但是馬來西亞和印尼下滑了接近10%,也就是說我們越來越依賴于泰國和越南膠的出口。所以這塊供應變化是值得關注的。
另外還有一些新興國家,其實大家可能對它有關注,但從總量上來講,它還非常小,整體的這幾個新興國,也就是在五六十萬噸的級別,當然未來它的增長空間會比較大。另外它的原料是會流入到越南、馬來西亞,作為他們加工的原料,所以我們值得關注的是它的這個流入,會不會因為政治方面的風險通路會有一些受阻。那從未來幾年的遠景看,它應該會增長到100萬噸的級別,所以影響程度會逐漸加大。
供應做一個小結:從長期看,由于2005到2012年期間,牛市過程當中一些新增的橡膠的種植,未來天然橡膠的供應肯定逐漸趨于寬松的,尤其是在新興產膠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過去的兩三年,主要抑制供應釋放的因素是因為價格導致了勞工的不足,維護的減少,那尤其是在一些高成本區域,出現了大幅的減產。另外就是天氣方面的因素,這對于2016年的供應影響尤為明顯,泰國因此整體供應是減少了十幾萬噸,馬來西亞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這是導致了整個的四季度,包括年初供不應求。
因為供不應求,下游的庫存已經是得到了充分的消化,這個供不應求的局面應該還會再維持到2017年的年中左右,隨著新增供應的釋放,包括庫存國儲的補充,看到時候市場的緊張局面會不會得到一個比較充分的緩解。
接下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消費方面的狀況,2016年全球消費是在1265萬噸,70%以上用在輪胎,所以我們關注汽車和輪胎行業的變化。2016年整個全球車市是從低谷當中回升,從這個銷售量來講,全球的增幅是在7%左右。中國整體增長也是在兩位數以上,乘用車是15%的增長,包括客車、貨車的商用車是5%的增長,重卡的增長非常驚人,接近40%左右。直接體現就是輪胎的配套需求增長非?。另外也是在替換市場也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增長。
如果對2016年重卡做一個估算,整體的增長幅度是達到8%左右,重卡一年天然橡膠的消費量接近300萬噸,占到整個中國天然橡膠消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重卡增長是推動整個全年供不應求最主要的因素。
2017年,我們預計它的增幅還是會接近5%以上。
這里對于天然橡膠的消費分布做一個大概的分解。因為輪胎是天然橡膠消費當中占據七成以上的板塊,那一年五百萬噸的消費量,有三百萬噸以上用在輪胎。另外還有包括膠管膠帶,乳膠制品,鞋材,密封件、減震制品這樣一些配件上,所以輪胎是影響最為明顯的。
輪胎當中用于卡客車,還包括大客車的全鋼胎,因為它用膠量最為集中,單條胎用量25公斤左右,全年整合產量是280萬噸左右,乘用車胎是用在轎車上,雖然目前國內的轎車的存有量非常大,但是單胎的用量就是兩公斤左右,所以也只是大概80、90萬噸,所以全鋼胎的波動又最為明顯,所以我們會關注全鋼胎以及它相關的物流基建市場的變化。
在全鋼胎的銷售結構當中,中國現在一年是產1.1億條左右的輪胎,一半用于出口,一半內銷,內銷絕大部分9成左右都是用于替換市場,另外就不到10%用于它的配套,所以我們可能平時如果只關注汽車,是不足以反映全貌的。那2016年全鋼胎的銷售之所以能達到8%左右的增長,最主要的就是我們的出口是繼續實現了7%左右的增長。替換也是4%到5%的增長,配套是超過20%以上的增長,所以這共同貢獻之下實現了8%的增長。
對于2017年,全鋼胎是不是還能維持這么快的增長,從這個方面來講,出口它的增長肯定會放緩的,因為2017年會遭遇一個比較大的因素就是美國的全鋼胎的雙反,這個政策的出臺會在3月初公布,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開始這個調查之后,對美的一個全鋼胎的出口已經出現了下滑。2016年全年下滑的幅度接近10%,這個影響已經在體現了。我們對美國出口的全鋼胎一年是在900萬條左右,是占到整個國內產量的大概不到10%。所以當它下降影響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與此同時,我們對東南亞的出口,包括像中東、歐洲的出口,增長都很不錯,非洲是一個非常新興的亮點。所以我們的出口到2017年,依然還是會繼續維持應該是可以有四五個點的增長。另外替換市場隨著物流的市場在2016年下半年有一個抬頭,這主要是因為基建房地產投資整個升溫。2017年雖然房地產因為政策相對抑制會有一點下滑,但是基建應該還是可以有很多的看點。替換市場實現5%左右的增長還是可以預期的。
另外配套方面,去年8月份開始,治超新政在2017年會繼續釋放。同時與治超相類似的,就是對于排放標準的一個要求,也在提升。另外過去幾年,因為市場不好的一些延遲更新替換,也會繼續釋放。所以對于2017年重卡新車的銷量,我們還是會抱持相對樂觀的預期。全年會繼續有一個,尤其在上半年,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增長。所以整個全鋼胎,2017年我們認為還是會有5%以上的增長。這個是對于天然橡膠最主要的拉動。
乘用車車胎這,這幾年的增長一直非常的穩健,每年的增幅都是在10%左右,這個當中,無論是出口、替換還是配套,都是接近兩位數穩定的增長。所以這并不用太擔心。有一點因素要提及的是在半鋼胎當中,它的合成膠的用量本身比較多,這兩年合成膠的整個供應越來越緊張,需要關注的是會發生小幅的膠乳之間的替代。但是在半鋼胎當中,它的替代非常有限,后面我們也會提到,合成膠它和天然橡膠的比價,替代更多是體現在一些其它的橡膠制品上,這點值得大家重視。
我們對于天然橡膠的消費去做一個回顧和展望,2016年,我們的天然橡膠在中國消費了500萬噸,它的增長更多的是來自于全鋼胎的一個出口。包括全鋼胎的一個配套,那乘用車,幾都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增長。對于2017年,我們可以去期待,就是整個的出口市場依然還是會維持4%到5%的增長,那么配套這,我們至少還是可以預期有接近10%的增長。
另外它的一個乘用車胎也是繼續擴張它的需求。另外在它的消費當中,還有一些亮點,包括乳膠,因為乳膠包括它的下游發泡制品,這兩年是一個非常新鮮的亮點,目前,中國一年的乳膠的消費量,折干在50萬噸左右,每年的增幅都是超過10%。那這在浙江溫州那帶尤為明顯。這量的增長,是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干膠的供應,會有一定的分流。
所以從國內的消費量來講,2017年我們還是可以看得到,有至少20到30萬噸的消費增量,這增量哪里來,如果國內的供應沒有大幅增長,然后進口量包括像泰國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從整個數量來講,是依然存在一定缺口。
這是關于國內輪胎廠在過去兩年的開工率的統計,可以看到,整個2016年,國內輪胎企業的經營開工狀況明顯好于2015年同期,包括我們最近的統計,對于接下來的春節這樣一個傳統的假期,在2016年和2015年的同期,輪胎廠的整個假期都是接近20天,至少是兩周到接近三周的時間。但是在2017年的春節,由于訂單排的非常滿,尤其是有配套訂單的工廠,基本上只有3天左右的假期,平均下來,這些全鋼胎的工廠,也只是有7到10天的假期。反映出來他們現在的這個訂單量還是排的非常滿。
我們這邊了解一下,一直到明年的4到5月份,整個工廠的開工都將維持比較高的水平。與此同時,開工保持持續高起,它的價格現在也在一路調漲,這輪調漲基本從2016年的4季度才開始體現的。因為原材料的價格,經過一年的上漲,然后傳導到它的輪胎成本上,壓力最大的是從四季度開始反映出來了。
所以他們開始集中調整。目前來講,累計的漲幅已經是達到了15%到20%,因為這個1月份又有一輪接近10%的集中的調漲,累計接近20%。但是它依然還是在前期的一個距離高點,有很大的差距。因為輪胎也和橡膠一樣,經歷了差不多五年的熊市周期,現在是整體價格回歸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當中,最主要是會刺激經銷商的囤貨,我們看到去年年底,各個經銷商也是開始積極的儲備它的原料,輪胎廠也積極的敦促他們增加庫存,因為未來的價格肯定是要調漲的,所以也有很多的人擔心說,我們看得到經銷商現在庫存很高了,是不是反映出來這個市場銷售不好,或者壓力很大。從我們這邊的理解,這是在輪胎這個環節非常正常的一個重建庫存的過程。隨著輪胎價格的進一步調漲,這些輪胎的庫存還將會繼續順利的傳導下去,到終端,到這個車隊,所以整體的庫存水平的提升,是一個正常的趨勢。
那在說完輪胎的內銷之后,我們再看一下它的出口,2016年國內全鋼胎包括半鋼胎的出口的增長,都是在7%左右,全鋼胎的出口是過去幾年比例都一直非?,因為出口市場一直是全鋼胎一個占據半壁江山的非常重要的銷售的渠道。那2016年的增長,一方面基于我們中國輪胎的物美價廉,另一方面人民幣貶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就是我們因為這個美國的雙反,他們輪胎的工廠也是在積極的開拓一些新興的區域,這的增長非常大。包括非洲還有其它的亞洲國家,像印度,所以這是增量非常的明顯。
對于2017年,我們現在最需要關注的就是美國雙反了,這前面也提到了,總量就是在900萬條,2016年已經下滑了10%左右,我們對比以前曾經發生過的美國的半鋼的雙反,也是下滑了百分之十幾以后進入一個平臺,因為中國的輪胎是非常有價格優勢的,即使增加到了它的一個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以后,依然比國外的品牌有接近50%的價格的差距。所以我們的這個出口,并不會因為這個雙反之后到美國的銷路就完全阻斷。另外我們很多輪胎廠已經在東南亞、泰國、越南、印尼建了我們自己的生產線,所以現在有一部分量已經轉移到了東南亞,這只是在一個生產的區域上的一個分配,并不會影響全球。
這張就是中國的半鋼的出口,可以看得到,它的2016年,整個增長也是在8%左右,出口減少,2016年美國是下滑了13%,這個是之前半鋼雙反,因為半鋼雙反是2015年提出的,就是對于它的2016年的影響在百分之十幾左右,所以我們也可以對比全鋼。半鋼的雙反綜合稅率是在120%左右,所以它產生了一個相對比較大的影響。全鋼出材是50%,所以我們判斷2017年輸美的全鋼胎的影響是會下降百分之十幾左右的比例,就是在一百萬條左右,那么這個在東南亞是已經可以充分的轉移了。
這張圖反映現在我們中國的輪胎企業,在東南亞的市場的狀況,那已經有接近十家的輪胎企業在泰國、印尼,包括馬來西亞設廠。走的比較早的是像鈴瓏、中策、賽倫(音)這些工廠,現在他們在泰國的工廠,運行狀況非常好,應該是非常的供不應求,會有進一步的提升產能的計劃。那這個當中,很大部分訂單就是在承接中國轉移出去雙反的訂單。所以,中國個量即使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就是東南亞本地需求的增加。我們預測未來包括泰國,以及越南周邊的東南亞的國家,每年的消費量是會在至少6%到7%幅度的增長。
最后在消費方面,談一下的是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互相替代。因為合成橡膠其實在2016年比天然橡膠更引人關注,它的綜合的上漲幅度是超過150%,尤其是像丁二烯和順丁,這個最終反映出來的是合成橡膠,包括它的商業原料供應的一個根本性的矛盾就是丁二烯的不足。隨著全球的原料的裂解的輕質化,包括未來新的一些丁二烯產能都是集中在像乙烷這樣原料,另外有一些碳四產能,因為成本的問題逐漸退出,最終的丁二烯全球的供應至少在2019年都將維持一個非常緊張的局面。
今年的丁二烯的暴漲,差不多翻了兩倍,它最終的原因就是原料供應的不足,推動著丁苯順丁在近期都是漲到兩萬四到兩萬五。另外在這個市場過去幾年整合的過程當中,它的一個供應已經趨向于集中化。包括像丁二烯和丁苯順丁都聚集在中石化、中石油的產能,而且它的銷售都是直銷。所以合成橡膠的上漲趨勢一旦形成之后,就很難扭轉。那它的一個供不應求也導致了部分的需求轉移到天然橡膠。
從過去來講,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的價差關系是天然橡膠高于合成膠,正常是在2000到4000塊錢的差距。但是從2016年開始,合成橡膠是持續高于天然橡膠的,那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很多的制品廠的原材料已經開始調整配方了,輪胎廠不是非常的明顯,但是除去像胎面,全鋼胎的胎面,還有包括線圈的膠之外,還會發生小幅的替代。綜合測算下來,我們預計這個替代有30萬噸左右。
所以我們現在對于消費做一個小結,就是全球的輪胎包括制品行業,還是會有穩定的增長,并且有一些新興的亮點。另外因為合成橡膠的供不應求導致天然橡膠的需求有所增加。此外這里還有一點值得補充,隨著環保標準的提升,現在原先國內的一些量,實際上現在是開不起來的。這就是廢輪胎和再生膠。如果市場無法供應廢料,它的需求會轉移到對新料的需求,這個在塑料再生的行業可能反映的更為明顯。但是在橡膠這也是值得去關注的。所以導致整個消費依然還將維持一個穩定的增長。
那在地區的分配上面來講,我們在2017年會看到東南亞依然將是一個非常新興的亮點,國內會有一定的降溫,但是不會發生斷崖式的下跌。北美當然會阻斷一部分中國的產品的流入,但是本地的消費會有預計一個增長。所以,對于全球的橡膠的消費,我們對2017年還是保持著一個比較穩健增長的預期,至少是會在兩到三個點的增長。2017年供應的缺口已經存在,2017年的新增供應開局不利的狀況之下,能不能把這部分量補回來,我們現在目前的觀察的狀況來講,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2017年依然將是一個供應相對偏緊的年份。
最后是想和大家看一下,就是說行情。整個2016年的天然橡膠,是一個穩步上行的走勢,年初可能更多的是在一些政府的刺激,包括加息暫緩,另外有一些政府的收儲和政府縮減計劃的推動之下開始漲。它的下游消費初見起色,但是那一輪上漲是差不多4000點的幅度。在年中開始左右這段時間,這個市場有一輪下滑,更多的是由于一些政策并沒有兌現,包括美國開始對中國全鋼胎調查雙反,以及尤其是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英國的脫歐,導致整個行情出現了一個差不多20%到30%的下跌。
但是從下半年開始,橡膠一路高歌猛進,尤其11月份之后,由于供應不及預期,需求火爆,出現了一個暴漲。1月份,產區洪水的因素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和發酵,下游的配套訂單又是持續的有增無減。另外前期大家擔憂的一個老倉的因素也得到了消化。我們看到基本上所有的大宗商品,以黑色為首的漲幅都是非常驚人。橡膠也是當中比較亮點的品種。這個局面因為泰國拋儲的因素,發生了一些變化,最近的一個跌幅也是已經差不多有3000,所以大家開始擔心,說這個長勢是不是走不下去了。
我們這里其實是想談兩點,一個就是說最近的洪水,還包括拋儲的因素,這個市場還到底有沒有影響,有多大的影響。首先是洪水,洪水在整個2016年12月份的影響是差不多十幾萬噸。對于2017年1月份,目前已經連續三周的時間,它的影響量也是接近20萬噸,F在要看的就是洪水還會延續多久。
其實之前我們對于氣象資料是請到專家做過專門的評估,整個這個割膠劑,產區的雨水偏多是一個不可扭轉的事實,這是一個對于氣象資料長期預測分析的結果。所以基本上到2月份之前,泰國的多雨還會延續下去,最近泰國氣象局有一個天氣的預報,25號之前,西府又有新一輪強降水,這就等于說泰國這個割膠劑的高產期基本上是沒有多大的能力了。這的量影響,我們目前看泰國在正常的1月份、2月份高產期,3月的量都是超過40萬噸的,所以這個,我們把它擺出來,至于說到底影響多少,要看后面的雨水和洪水到底延續多長的時間。
另外是從產業的過去幾年的下跌過程當中,發生的一些格局的變化。因為天然橡膠的熊市已經延續了五年左右的時間,從2011年年初開始一直下跌,其中對于上游種植和加工環節最困難的階段是在2014、2015年,這個過程當中,產業是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那我們可以看到,從上游的種植,很多的氣割,包括維護不足,還有加工的流失,到周圍的加工,泰國包括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加工廠,已經有很多是被淘汰和整合,在這個過程當中,行業發生了一個集中化的現象。
另外在貿易商環節,也有這樣一個情況,就傳統的做單邊投機的貿易商,已經基本上退出的七七八八了,現在主要留下來的是以套利為主。這個是會導致一個什么情況出現?就是市場的交易模式發生變化了,上下游的對接,包括長約重新變成一個主流的模式。
另外套利商的存在,套利商擴大了一個市場的庫存的概念,他們變成了一個蓄水池,在他去套利的過程中的買賣,實際上他手里會有幾十萬噸,我們預測至少是60到80萬噸這樣一個量,變成一個可以變化的機動量。如果他在需要去賣出的時候,流動到市場,或者需要買入的時候,囤積到手中,對市場的需求都是會產生一個擾動因素的。前一段時間的供不應求,有一部分因素就是套利商的因素。
最近這一周,行情的下跌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應該來自于這部分套利商的獲利,以及單邊的獲利,這是市場漲到一定階段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那我們需要關注的就是現在市場大的一個基本面的格局,包括這種產業的變化,有沒有發生扭轉。到2017年的4到5月份,這種供不應求的局面還是無法根本的緩解,這個也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包括天氣的因素,包括下游高開工的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拋儲這樣一個量,在市場會有影響,但不會改變整個的供不應求的局面。所以市場通過調整之后,消化掉這部分的因素,在未來尤其是3到4季度新開割季,新的供不應求的狀況加重之后,我們對于未來的行情還是會保持一個繼續的樂觀的預期。
最后,就是說對于今天整個的介紹,還包括未來的市場去做一個總結和展望吧,整個的天然橡膠,它的一個供應和消費在這幾年都是一個緊平衡的局面。會基本上呈現三到四年的周期的變化,2016年是它的供需矛盾體現最為明顯的一年,2017年,這個供不應求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但是整體還是會偏緊。我們所擔心的一些偏空的因素,包括拋儲,包括美國的雙反,包括高價格對于供應的一個刺激,能夠去提升的一個量,還會受到其它因素的抵消,這個就是天氣的不利,以及下游的繼續的旺盛的消費。還有一部分替代需求。
我們現在需要警惕的是二季度,現貨供需矛盾的進一步的激發,因為作為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在每年的三到五月份,容易發生供應的緊缺,從目前的消費的狀況,還有現在的供應的狀況之下,今年二季度,發生季節性的行情是大概率的事件,所以說近期的一個行情的回調,不用看的過于悲觀,他們主要是在長期過快的上漲之后的一個回調,另外就是年前的資金獲利的需求,等年后,隨著各方面的工廠陸續回歸,以及這東南亞的進入停割,我們需要關注的就是三四月份的矛盾,到底會演繹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
如果是從長期戰略的操作思路來講,下跌都應當是一個買入機會,我們應該是作為產業的公司,關注的都是一個行業變化的趨勢。這個當中的機會,應該才是一些比較真正大的機會,也建議各位關注。
Q&A;
用戶提問 01:童老師,天膠和合成膠在全鋼胎和半鋼胎的比例分別為多少?
嘉賓解答:全鋼胎中天膠用的多,半鋼中合成用的多,從比例來看,全鋼胎天膠占7成以上,半鋼中合成占6成左右。
用戶提問 02:童老師,問個外行的問題,從哪里可以及時的看到橡膠相關的資訊,比如哪些網站?
嘉賓解答:橡膠的資訊現在很豐富,我們自己有網站、公眾號,rubberinfo,第三方包括卓創、金銀島,公眾號有云墾的、詩董的、海膠的。
用戶提問 03:董總2017年橡膠的價格波動范圍估計多少?
嘉賓解答:明年的價波動范圍我個人認為在17000-25000之間。
用戶提問 04:上海期交所庫存節節攀升。從這點看供應不緊張吧?
嘉賓解答:期交所是全乳膠,現在的增加是正常的流入,到明年到期都是壘庫存的過程。
用戶提問 05:請問老師,乳膠消費中主要集中在哪里?只能用乳膠的(即不可用標膠替代的)消費量大概在多少?
嘉賓解答:乳膠消費集中在手套、發泡制品、氣球等。乳膠的消費量全球在100萬噸左右,國內在50萬噸左右(折干)。
用戶提問 06:童總監,對明年的供應有怎樣的預期?內外消費趨同還是分道揚鑣?
嘉賓解答:明年的供應,除卻泰國還是有一定增加,總體我認為會有20萬噸左右,即1250萬噸。消費看,2017年,內外可能趨同,內銷這塊主要是配套這塊量釋放后增幅會放緩,外就是美國雙反了.上期所主要是套保盤了,所以跌會有更多貨出來,漲的話就比較難受.如果到19年丁二烯不能有效供給。
用戶提問 07:那么合成膠會持續上漲。哪些因素會刺激改變有效供給?
嘉賓解答:歐美的價格還是比較低,會有套利盤過來,會階段性緩解緊缺,另外,天膠和合成膠的替代也是有極限的.
用戶提問 08:2季度橡膠1705存在逼倉不價格能否突破2萬5?
嘉賓解答:逼倉不現實。
用戶提問 09:童總監我們經常說的天然橡膠產量指的是折合干膠的量嗎?
嘉賓解答:是折干的。
用戶提問 10:有何辦法改變丁二烯緊張局面?否則都這樣下去如何解決?
嘉賓解答:這個很難,歐美上游輕質化決定了附產比例比例下滑,此外國內煤制烯烴也是不產丁二烯的.
用戶提問 11:輪胎中合成膠替代比例是多少呢?
嘉賓解答:這個量很有限,我們估計最多只有10-20萬噸,和350萬噸的消費來對比只有5%左右,尤其是全鋼的胎面的順丁,無法替代。
用戶提問 12:認為全年高點在哪個季度?
嘉賓解答:二季度中左右。
用戶提問 13:合成膠價格高于乳膠的狀態是否是未來常態?您認為兩者間合理的價差大至在多少?
嘉賓解答:成為常態是正常的,因為丁二烯緊缺是長期趨勢,2000-4000我認為都是正常,現在差距在5000-6000.
用戶提問 14:丁二烯緊張與天膠倒掛。合成不跌導致差價越來越高。后期天膠能否緊跟合成膠走勢螺旋上漲?
嘉賓解答:二者雖有替代,但有限度,不是任意替代,我認為有一個極限值,一旦打到極限,會再回到看自己的基本面。
用戶提問 15:2-4月外國停割是否利多橡價上漲?
嘉賓解答:肯定是利多的,因為現在海外交貨已經不正常了,正常停割期前的原料儲備也無法進行,后面加工廠還有長約和貨要交,會面臨面粉不夠的局面。
用戶提問 16:如果泰國剩下21萬庫存全拋,國內你也說有50萬左右乳膠可能輪儲,是否會改變今年供求關系?
嘉賓解答:國內不會拋50萬噸,最多只是09-10年收的10萬噸。泰國的即使全拋,也只是補充了今年洪水影響的供應減少量。會改善相對緊張的供應,但全年過剩的可能不大。
用戶提問 17:下游輪胎廠家橡膠庫存情況如何,節后開工率上來后會否因為泰國洪水造成短缺?
嘉賓解答:通過1月上旬的補貨,輪胎廠原料庫存有一定補充,接近半個月-20天,節后開工率上來后庫存會消化,會再面臨補貨需求,保稅區的到貨都會很快被消化。
用戶提問 18:現在輪胎廠利潤下滑嚴重,是否會影響后期的開工率?
嘉賓解答:會通過提價緩解壓力和傳導成本,如果品牌和市場做的不好的輪胎肯定頂不住,開工的確可能下降。所以輪胎不能只走價格競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品質和品牌上來。有一些輪胎廠做得很好。
用戶提問 19:童老師,您對國內拋儲有什么看法,大概的量有沒有預估呢?大概時間節點在什么位置?
嘉賓解答:市場有預期,10萬噸左右,時間更可能在停割附近吧。一是價格好,二是正好那個階段貨比較缺。
用戶提問 20:童老師,您對國內拋儲有什么看法,大概的量有沒有預估呢?大概時間節點在什么位置?
嘉賓解答:市場有預期,10萬噸左右,時間更可能在停割附近吧。一是價格好,二是正好那個階段貨比較缺。
用戶提問 21:輪胎廠一般備多少天的原料庫存?
嘉賓解答:內外差別很大,米其林等工廠常規手里都有長約,平均等于有3個月庫存,國內采購策略分化,長約比例較小,部分隨行就市買現貨的,極限情況下原料庫存只有7-10天,鏈條崩的非常緊,其實很有采購的風險。
用戶提問 22:乳膠折合干膠比例是多少?
嘉賓解答:60%。
用戶提問 23:膠原料這樣暴漲下游接受或消化程度如何?
嘉賓解答:原材料上漲100%,折合到輪胎成本上就是40-50%(其他還有銷售成本管理成本資產折舊等),所以現在只提價20%還不夠,需要繼續提價。
用戶提問 24:請問我們平時從哪里可以查到保稅區的庫存情況?
嘉賓解答:保稅求庫存是qinrex統計的,每半個月公布一次,一手來源看這里。不過如果不在意及時性,很多網站會轉載。其實保稅區庫存現在來看,沒有前幾年對行情影響大了。
用戶提問 25:明年的貨幣政策影響如何分析?
嘉賓解答:2017年貨幣緊于往年,一是美國還有加息,二是房地產要控制不可能再大幅放水,這樣對商品來說可能流動性沒有之前寬松。但是不代表商品炒作會降溫,從資金偏好來看,現在原先做股票的很多資金都在增加商品配置,這種規模不可小視。其實資金都是加大行情波動,最終主宰的我們認為還是基本面。
用戶提問 26:乘用車政府激勵政策逐步將要退出,對下游需求影響大嗎?
嘉賓解答:乘用車退出,配套需求可能降溫。但替換基數在增加。出口依然有市場。配套占據半鋼胎產量的30%。
用戶提問 27:2010年那波橡膠走勢最高達到40000以上,那時的基本面比之目前來看如何?
嘉賓解答:43000的走勢是在各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產物。供應看,同樣有洪水,這次沒那次嚴重;種植面積來看,現在比當時面積多了近300萬公頃。從消費看,現在經濟增長自然沒有當時火爆。從資金面看,當時國內外的流動性顯然更寬松。所以我們對2017的定義還是價值回歸。新高需要新的一輪經濟周期。
用戶提問 28:今年轎車購置費減半收費,有聽說16年車企效益很好。今年用利潤補給購車人。有這事嗎?
嘉賓解答:這個我的確不是特別清楚,天膠向來是更關注商用車的,我對乘用車了解的不夠那么細致。畢竟全鋼胎天膠用280萬噸,半鋼胎只用80萬噸。
用戶提問 29:您提到保稅區庫存對行情的影響沒前幾年那么大了,請問原因是什么?
嘉賓解答:目前就是現貨低庫存,保稅區庫存多2萬少2萬,不改變性質。除非重新累積到30萬噸。
用戶提問 30:24日美國對中國輪胎反傾銷概率多大?
嘉賓解答:全鋼終裁是2月底,大概率實施。之前的綜合稅率反傾銷+反補貼是50%。(之前半鋼是120%)個人認為有影響,但不會有半鋼雙反那么大。
用戶提問 31:反傾銷終裁會有多大影響呢?
嘉賓解答:對美900萬條,17年即使下滑15%,最多150萬條,占國內1.1億條的產量只有1.3-1.4%。
用戶提問 32:聽起來這一輪調整,是要到2月底美國雙反落地后,3月初才再發動?
嘉賓解答:調整是供應、消費、盤面多方面的影響,這幾天的下滑主要是資金年前的獲利;雙反也有一點因素。但不會下很深,因為4-5月份前供應還是會比較缺。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輪胎行業集體調價 2025年市場變局或加劇2025-03-06 07:03:05
- 中國新能源汽車海外蓬勃發展,輪胎等企業形成充分的產業鏈配套和2024-05-14 10:05:05
- 訂單足,輪胎公司滿產滿銷2024-03-11 12:03:13
- 2024年亞太地區輕型車產量或將放緩2024-03-07 10:03:04
- 歐洲純電市場需求或將放緩2024-02-29 11:02:56
- 抓住輪胎行業復蘇浪潮:中國橡膠輪胎出口暴增34.6%,半鋼輪胎供不2024-01-17 10:01:05
- 電氣化時代,車用合成橡膠的機遇與挑戰2023-09-11 1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