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院長朱曉明:去美國投資的幾點建議
2011年7月14日,由亞洲協會等單位主辦的“傾聽中國: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挑戰與對策”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論壇獨家商學院合作伙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朱曉明教授、副院長兼教務長約翰 奎爾奇(John Quelch)教授出席并發表演講。
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是美國最知名的智庫之一,為推動中美之間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亞洲協會和伍德羅·威爾遜國際研究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今年5月4日聯合發布了《敞開美國大門,充分利用中國海外直接投資》研究報告。報告撰寫過程得到了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麥肯錫公司尤因(Dan Ewing)等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的支持。
出席論壇的嘉賓有:香港恒隆集團董事長、亞洲協會全球聯席主席陳啟宗,榮鼎集團合伙人(報告作者之一)榮大聶(Daniel Rosen),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術中心基辛格美中關系研究所主任 (報告發起機構之一) 前美國駐中國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阿瑟羅斯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 美國駐華使館臨時代辦王曉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前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財新主編胡舒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聯席負責人、首席策略師黃海洲,以及來自企業界的眾多代表。美國參議員范恩斯坦、紐約市長彭博發表了影像致辭。
朱曉明院長參加了“進入美國市場:認識和管理政治和社會風險”專題討論。朱院長在發言中指出,作為一所立足中國的國際商學院,中歐對中國企業走出去這一課題進行了大量的學術研究,舉辦了多次高層次的學術論壇。去年,在商務部的領導下,中歐組織編寫了第一本對外投資白皮書《中國對外投資與經濟合作發展報告2010》,“白皮書2011”正在撰寫。他還就中國企業如何更好地去美國投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中國企業應該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企業經營的透明度,以透明贏得信任。其次,中國公司在美國要本地化,特別是高管團隊的本地化。再次,中國企業的管理基礎與跨國公司存在差距,應抓緊補課。否則,即使收購了海外的企業,也會遭遇文化差異和整合失敗的挑戰。在海外投資成功,能力比金錢更加重要。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準備與國家開發銀行等合作,開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培訓課程,面向各類企業,旨在促進中國企業國際化,加強企業跨國經營。
奎爾奇副院長參加了“贏在美國:由水土不服到順風順水”專題討論,他在發言中指出,中國企業要想在美國取得成功,必須具有長期承諾,才能贏得合作伙伴和客戶信任。以案例教學聞名的奎爾奇副院長通過案例引出了在美國市場取得成功的四種戰略:荷蘭ING的低成本戰略、三星的優質新產品開發戰略、奢侈品牌BUBBERRY的營銷拉動轉型,以及海爾和萬向的低調切入戰略。
- 90后大學生發明智能衣不僅刀刺不穿還可報警2015-05-29 04:05:09
- 一代高僧:寒山大師2015-05-28 05:05:08
- 寒山子詩八十八首2015-05-28 05:05:39
- 微信朋友圈“八項規定”2015-05-13 02:05:59
- 原來歐洲的孩子都這么玩兒!2015-05-13 02:05:56
- 學佛的意義在于做一個好人!2015-05-13 02:05:37
- 確定股票賣點的三種方法2015-05-13 02:05:10
- 橡膠制品業銷售收入前100家企業03-17
- 橡膠加工工藝問答01-13
- 2014年1-8月中國塑膠橡膠原料及制品進出口統計分析12-29
- 關于開發橡膠制品用戶的心得12-27
- 常用橡膠配合劑分類與作用12-27
- 橡膠制品的生產流程12-27
- 合成橡膠及其發展歷史12-27
- 硫化車間管理辦法12-27
- 煉膠車間管理辦法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