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然橡膠百年大事記
1904年 刀安仁先生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購買8000余株巴西橡膠實生苗,引種云南省盈江縣新城鳳凰山。
1906年 何麟書先生從馬來西亞引進橡膠實生苗4000株植于海南樂會(瓊海)合上灣,創立瓊安墾務有限公司。
1911年 劉杰生等人從新加坡購買膠苗2萬株,在海南那大建立僑植膠園。
1917年 李貴亷先生從新加坡把橡膠苗帶回廣州,由茂名農校校長吳柳軒帶到茂名(今高州市)西岸村種植;1926年又在茂名公館鎮盛圩種植橡膠樹15株;1940年在茂名農校種1株,這些橡膠樹至1949年時僅存8株。
1927年 林玉仁先生由泰國帶回橡膠種子在廣東徐聞育苗種植。
1948年 錢仿舟先生先生從泰國運回2萬株膠苗,種植于云南西雙版納。
1949年 全國的植膠面積為2800公頃,約120萬株橡膠樹,其中開割樹約64萬株,年產橡膠199噸。
1950年 中蘇簽訂聯合發展天然橡膠協議。計劃3年種植800萬畝。
1951年 中共中央作出“一定建立我們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的戰略決策,決定在廣東、廣西、云南、四川大力培植橡膠樹。
1952年 組建林業工程第一師、二師和一個獨立團,分赴海南,粵西高州、雷州地區和廣西合浦、龍州參加植膠工作。
1954年 在廣州成立華南熱帶林業科學研究所。
1957年 我國橡膠樹實有面積達到6.19萬公頃,2579.37萬株,其中開割面積453公頃,生產橡膠157噸。
1961年 農墾部根據黨的八屆九中全會“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針對“大躍進”運動的植膠教訓,在海南召開了全國橡膠生產技術會議,要求各農墾植膠區狠抓發展速度的調整,鞏固現有的膠園;抓好膠園滅荒、補換植和修筑水土保持工程,種好覆蓋作物,科學施肥,大力推廣國外優良無性系膠樹品種。
1965年 我國植膠面積達到317.6萬公頃,年產橡膠1.8萬噸。
1978年 我國天然橡膠種面積達到了36萬公頃。
1979年 國家農墾總局頒發《橡膠栽培技術規程(試行草案)》。12月農墾部頒發《天然橡膠制膠工業工人技術等級標準》和《標準橡膠生產技術暫行規程》。
1983年 農牧漁業部農墾局在北京召開全國割膠會議,制定了“割膠經濟技術指標”,并決定每年開展評選全國優秀膠工活動。
1985年 農牧漁業部農墾局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橡膠生產管理的函”,提出:要健全技術管理機構;加強技術服務和生產管理,不能要求農場技術管理部門自創工資收入,甚至上交利潤;做好生產技術規程落實工作;農場同職工簽訂的橡膠樹承包經濟合同除按規定上交產品和稅、利費等外還應把幼樹增粗、傷樹率、割膠強度、病害率等技術經濟指標和獎罰辦法明確定入合同;繼續開展優秀膠工評比活動。
1987年 農牧漁業部決定全國各地國營、民營橡膠和其他熱帶作物的生產,由農牧漁業部農墾局歸口管理。6月農牧漁業部印發《六省(區)地方國營、民營橡膠和熱帶作物生產管理座談會紀要》,就發展地方國營、民營橡膠和熱作的指導方針、各級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及今后兩年的主要工作作了規定和安排。
1988年 農牧漁業部農墾局在廣州召開六省(區)熱帶作物布局調整和高產經驗交流會。10月農業部在北京召開《全國天然橡膠生產工作座談會》,于11月就“關于當前我國天然橡膠生產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向國務院寫了報告。
1990年 江澤民總書記視察海南植膠區,并作出“加快膠園更新建設速度,增強橡膠發展后勁”的指示
1991年 國務院在國發[1991]42號批轉農業部《關于進一步辦好國營農場報告》的通知中,進一步明確了國家對天然橡膠生產應采取”保護扶持、鞏固提高、適當發展“的方針。
1993年 國務院第七次常務會通過關于“九十年代中國農業發展綱要”,這個“綱要”在對加強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建設中提到“把一批以生產棉花糖料橡膠為主的國有農場建設成為專業化商品化的示范基地”。
1994年 農業部再次以農墾發[1994]2號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鞏固和發展我國天然橡膠業的報告”,提出了發展橡膠的戰略目標、方針、重大措施及需要國家扶持的意見。國家計委批準將國家安排農墾天然橡膠專項預算內經營性投資,改為預算內撥款。
1996年 農業部農墾局制定 “全國割膠質量考核項目與評分標準”,標準包括:割膠深度、耗皮量、割面均勻、割線斜度、下刀、收刀、傷口、割膠速度、切片均勻、切片數等項目標準。
1997年 農業部向國務院呈報《關于解決國產天然橡膠積壓問題的緊急請示》。請示中建議國家采取如下緊急措施:緊急收儲墾區現有庫存積壓天然橡膠;建立天然橡膠儲備調節機制;嚴格控制天然橡膠進口總量;取消天然橡膠5%優惠關稅進口政策。
2000年 農業部印發《關于調整熱作產業結構的意見》的通知(農墾發[2000]2號),提出“揚長避短,發揮優勢,適度規模經營,進一步調整優化橡膠生產布局。天然橡膠種植面積經過調整優化,到2005年穩定在60萬公頃左右。” 的方針。
2001年 農業部以農墾發[2001]7號文件印發《熱帶南亞熱帶作物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要求天然橡膠在種植布局上逐步向海南中西部、云南西雙版納、廣東粵西局部風寒害較輕的橡膠樹宜植區轉移。重點是穩定面積,推廣新良種,加快老膠園更新改造,鞏固提高,適當發展。同時,調整優化橡膠加工布局,加快產業升級。
2003年 我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990萬畝,年產干膠56萬噸。
2004年 國內天膠成功實現橡膠種植地北移,我國成為天然橡膠生產大國。12月13日,商務部取消橡膠進口限制。2004年天然橡膠進口量為130萬噸;
2005年 天然橡膠進口量為141萬噸
2006年 我國進口天然橡膠價格為15720元/噸,比上年上漲21.3%。 2006年,為了鼓勵天然橡膠產業發展,國家啟動了天然橡膠良種苗木補貼項目。橡膠技術網建立
2007年 我國天然橡膠市場嚴重地被扭曲了。企圖把膠價壓到每噸1.75萬元以下。截至2007年,中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已達87.5萬公頃,年產量達59萬噸,種植面積和產膠量均居世界43個產膠國家的第五位。
2008年 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達253萬噸。天然橡膠價格高臺跳水,跌幅超過60%
2009年 天然橡膠進口同上年相比,基本平穩,全年進口天然橡膠171萬噸。
2010年 國內天然橡膠價格創歷史新高,突破4萬元。我國進入橡膠高價時代。我國天然橡膠的消費量已突破350萬噸,約占全球天然橡膠消費總量的1/3以上,而我國的天然橡膠產量卻只有68.7萬噸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