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agqm"><sup id="magqm"></sup></ul><fieldset id="magqm"><table id="magqm"></table></fieldset>
    <fieldset id="magqm"></fieldset>
    <strike id="magqm"></strike>
  • <ul id="magqm"></ul>
  • <ul id="magqm"></ul>
  • <fieldset id="magqm"><table id="magqm"></table></fieldset>
  • <fieldset id="magqm"><menu id="magqm"></menu></fieldset>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

    發布時間:2021-07-05 10:41:33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橡膠技術網 - 橡膠歷史

    海南農墾的創業史是一部光輝燦爛、催人奮進的歷史。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將陸續推出《傳承優良精神 爭建時代新功》系列報道,重溫海南農墾70年的墾荒創業史和中國天然橡膠產業的百年發展史,回顧及展望幾代農墾人發揚黨的優良作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開拓進取,筑起農墾創業豐碑的崢嶸歷程和感人至深的精神風貌。

      講述人:姚鈿浩

      我叫姚鈿浩,是海南農墾第一代開墾人。我于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在黨已有66年了。我從入黨的那一天起,就下定決心,一切聽從黨安排,鞠躬盡瘁為人民。

      1936年1月,我出生于廣東省汕頭市原澄海縣(今汕頭市澄海區)的一個貧民家庭。1950年初,高小畢業后,因家境貧寒,我無法繼續學業,為了貼補家用,便到當地一家火柴廠當學徒。不久,火柴廠倒閉,我又到城郊去開荒種菜、賣水果。

      

      姚鈿浩正在翻看農墾歷史資料。記者 曹志 攝

      1952年,國家計劃建立自己的橡膠生產基地,盡快實現橡膠自給自足,汕頭市政府動員有志青壯年到海南島種植橡膠,參加墾殖建設。“到最艱苦的地方經受鍛煉”“到最偏遠的山區建功立業”的號召,燃起了我想要出去闖一闖的激情。于是,年僅17歲的我便下定決心報名參加海南島墾殖事業的建設。

      當時,與我同一批前往海南島的青壯年有150人,我們被編為第一中隊。1953年2月17日,第一中隊從汕頭啟程,5天后到達海口市。由于當時海南交通條件不發達,我們只能拖著行李徒步8個多小時,走到雙腳都不聽使喚了,才終于來到當時的瓊山墾殖所2057大場第3分場(現址為海墾紅明農場公司)。

      抵達目的地一看,我們的心頭一涼,發現這里荒無人煙,連一條完整能走的路都沒有。環境雖然艱苦,但我們堅持跟著黨走,一心想著要為人民謀幸福,不能怕累怕苦,便又重新燃起斗志,拿起工具說干就干。我們每天都要備三樣工具——鋤頭、鐮刀、四齒耙。其中,鐮刀主要用來砍雜草和灌木叢,開辟出一條又一條小路。

      那個時候,我們住的是牛棚,喝的是山坑水,每天在開荒挖穴種橡膠之余,還得修路、伐木、種菜、打水井、割茅草蓋房子。我們有三怕,一怕臺風,二怕雷電,三怕火燒房子。記得1953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12級臺風把我們居住的茅草房全部吹倒,只有房頂上人字架兩邊的柱子仍然頂在地上。由于風太大,外面根本站不住。為了躲避風雨,我們只能爬進倒塌的茅草房里,絲毫不敢動彈。

      

      “今年我已經86歲了,但我依然會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姚鈿浩說。記者 曹志 攝

      在那個“一粒膠籽,一兩黃金”的年代,我們把橡膠看得比我們的命還重要。20世紀50年代,按照計劃,種植400萬畝橡膠需要1億粒種子。就算首批種植100萬畝,所需橡膠種子也不少于2500萬粒,實在太珍貴了。

      聽我的工友們說,當年,中共中央要求華南墾殖局要“大力增產種子”,這一艱巨重任交給了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林業工程第一師。1952年 8月5日,林一師黨委《關于開展采集橡膠種子立功運動的決定》,吹響了采種立功的號角,打響了林一師組建后第一場規模宏大的采種戰役。

      1952年9月的一天,二團三連戰士陳金照奉命冒雨把一籮筐種子送到河對岸的轉運站。走到萬泉河邊的合口咀時,突遇山洪暴發。部隊有規定,當天采集的膠籽要當天送到轉運站,而轉運站要連夜送到海口的種子轉運中心。陳金照用脫下的軍裝把籮筐口綁扎得嚴嚴實實,背在身上,義無反顧地走向河中。一股洶涌的山洪傾瀉而下,陳金照瞬間消失在洪水中……

      第二天,山洪肆虐后的河灘上,戰友們找到了陳金照的鞋子和帶有血痕的軍帽,找到了陳金照那已經走向永恒的身軀。他身上背著的那一籮筐膠籽卻顆粒無損。陳金照,還有我們許許多多的軍墾官兵和墾殖職工、民工,皆以生命和熱血,以奉獻和忠誠,以激情和拼搏,詮釋了“一粒膠籽,一兩黃金”這口號深刻的歷史內涵。

      帶著這沉甸甸的使命,我們一邊喊著“戰天斗地,為國種膠”的口號,一邊全力以赴墾荒種植橡膠。最終,一開始1萬畝都不到的橡膠林,到2004年時種植面積已達360多萬畝,干膠產量也從原來的幾十噸發展到近24萬噸。

      

      姚鈿浩正在翻看農墾歷史資料。記者 曹志 攝

      而這期間,也離不開我國著名橡膠專家徐廣澤同志多年鉆研選育種的功勞。

      徐工原畢業于中山大學農學院,先在馬來西亞膠園工作多年,后又回到中山大學任教。他曾寫過十多篇技術論文,編輯出版了中國第一部《橡膠育種》教科書。1954年,徐工辭去了在廣州的工作,調來海南墾殖分局工作。期間,他籌劃建立了橡膠育種苗田;在堅持培育國內良種的同時,徐工也重視引進國外新品種,以“一代多次”增殖法,代替了“一代一次”繁殖法,使橡膠良種繁育速度加快了三倍。

      在徐工的指導下,我們首先育成了中國抗性好、產量高的海墾1號等良種。他又帶領了一批科技人員,先后選育出幾十個抗風、耐寒、高產橡膠良種。而他以膠報國的愛國之心、勤奮工作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也深深影響著我。

      

      姚鈿浩正在翻看農墾歷史資料。記者 曹志 攝

      1954年初,瓊山墾殖所撤銷后,成立了原東山農場。我被安排到該農場贊統作業區第一生產隊擔任統計員職務,負責全隊工人每天生產進度的統計。不久后,我又被調到作業區擔任會計員,直至1957年被調進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移民墾荒處工作。這期間,我從一名普通的農場工人,被提拔為業務干部,這是以前我從來都沒想過的。

      1974年,我被任命為海南農墾局組織干部處副處長,1986年擔任該處處長。1988年,省農墾總局成立后,我被任命為總局組織干部處處長。這一路走來,我始終堅持公道正派辦事,清清白白做人,努力成為一名為職工多做好事、辦實事的共產黨員。今年我已經86歲了,但我依然會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保持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

      如今,我們這一代老農墾人也老了。現在就希望我們第二代、第三代的農墾人能繼續堅持發展我們的天然橡膠產業,堅持不忘初心,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助力做好全省“三棵樹”文章,承擔起為我國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天然橡膠戰略物資保障的使命。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人才網
    橡膠技術網 www.www.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首頁 | 橡膠新聞 | 橡膠價格 | 市場數據 | 橡膠技術 | 資料下載 | 橡膠文化 | 橡膠標準 | 橡膠制品 | 橡膠管理 | 橡膠展會 | 膠網圖片 | 橡膠招聘 | 橡膠人才 | 橡膠論壇
    聯系電話:021-59195925 咨詢合作:13524284813 郵箱:loogo@163.com 橡膠技術網為你服務 QQ: 36656166
    橡膠門戶網 Copyright 2006-2020 膠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 野狼精品社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www人人爽人人|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国产情侣大量精品视频|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 国产精品电影网|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天天影视|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