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膠往事]海南(二)
11月初,植物生態學家、原北京農業大學校長樂天宇教授、植物解剖生理學專家齊雅堂教授、張耀宗先生和植物病理學家賀子靜教授,專程來研究所檢查橡膠樹試種工作。我把試種工作和橡膠樹生長情況作了詳細匯報,然后到試種地檢查。他們對試驗的各項工作表示認同;隨后向所領導詢問科技人員情況,參觀試驗室設備后離去。
大約是1952年11月下旬,廣西農林廳和廣西墾殖分局聯合轉達中央林業部決定的通知:撤銷廣西桐油研究所,全體科技人員和試驗工人并入華南特種林業研究所編制,希盡快做好科學儀器安全包裝,隨同科技人員于1953年1月到廣州特林研究所每天一句話,記錄橡膠生活!。廣西桐油研究所原有的試驗基地(含橡膠樹試種)和工人由廣西農業試驗場接管繼續工作。行政人員調廣西墾殖分局安排工作。傳達通知后,大家立即投入資料整理、辦理移交手續。科技儀器包裝造冊后,科技人員13人,試驗工1名,于1953年1月中旬由桐油研究所行政秘書周定民隨同至廣州辦理移交手續。不久,天然橡膠專家彭光欽教授帶領四川重慶工業試驗所橡膠研究組科技人員也每天一句話,記錄橡膠生活了。
儋縣是海南島新老膠園比較集中的地方。1953年,當第一批橡膠從業員到聯昌試驗站后,所有領導為了使我們這些年青人更多認識橡膠、熱帶作物生產,多次邀請聯昌、僑植、天任膠園老模范,割膠、芽接能手講述老膠園的歷史和割膠、芽接等栽培技術和經驗。有一次,我們集體參觀白南膠園,看到橡膠樹桿粗大,樹冠郁郁蔥蔥,膠乳暢流,于是便請教膠園主是怎樣種好橡膠的。他回答得明確透徹:選好依山靠林的適生環境,搞好撫管措施。同志們聽后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我們初出校門的青年人感受到了群眾的聰明智慧。參觀老膠園后領導又組織我們參觀新種膠園,使我們認識自己未來責任重大。接著,樂副所長給我們做了題為《橡膠栽培——森林撫育法》的報告。他說的中心內容是:橡膠樹原產在巴西熱帶雨林,它需要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它的立地條件是蔭蔽的林下,有較強的耐陰性;但是所有人必須清楚認識,耐陰性并不是不需要陽光,相反在全光照條件下,它會生長得更好。“耐陰性”與“陰性”兩者含義是絕然不同的。橡膠樹如果不耐陰,在熱帶雨林條件下早就不存在了。白南膠園主說,選擇依山靠林的適生環境,其目的就是選擇避風避寒的環境。
植膠區的自然條件與東南亞國家不同,我們植膠區有臺風、寒流低溫,而東南亞國家既無臺風,也無寒流低溫,雨量分布比較均勻。像白南膠園主說的依山靠林環境是好的,但能選擇這樣依山靠林的環境并不多。我們可以利用森林撫育法種膠,加強防護林網營造,創造橡膠樹的適生環境;根據我們的土壤條件合理施肥。從而使橡膠樹速生高產。我們是大有可為的。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2021-06-08 11:06:53
- 特林老兵深情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02 01:06:46
- 追憶:沈陽第四橡膠廠回眸!2021-06-01 1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