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萬霖 梁穎整理一、廣州膠管業的出現  雖然中國第一家橡膠工業企業,是在廣州誕生的,但廣州膠管、膠帶的生產,起步卻比上海晚,質量亦遜于上海。本世紀" />
  • <ul id="magqm"><sup id="magqm"></sup></ul><fieldset id="magqm"><table id="magqm"></table></fieldset>
    <fieldset id="magqm"></fieldset>
    <strike id="magqm"></strike>
  • <ul id="magqm"></ul>
  • <ul id="magqm"></ul>
  • <fieldset id="magqm"><table id="magqm"></table></fieldset>
  • <fieldset id="magqm"><menu id="magqm"></menu></fieldset>

    廣州膠管業的發展

    發布時間:2014-12-21 15:22:34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橡膠技術網 - 橡膠歷史

    廣州膠管業
     
    柯萬霖 梁穎整理

    一、廣州膠管業的出現

       雖然中國第一家橡膠工業企業,是在廣州誕生的,但廣州膠管、膠帶的生產,起步卻比上海晚,質量亦遜于上海。本世紀20年代廣州的橡膠工業,以生產鞋底、膠鞋為主,其他橡膠制品則很少生產,特別是工礦交運建設所需的膠管、膠帶,基本上沒有生產,完全依賴香港和上海提供,初時需求量不大,供需基本平衡。自香港淪陷后,橡膠制品進口減少,國內交通時有阻塞,膠管、膠帶等橡膠制品貨源時斷時續,導致市內五金商店(來自香港、上海的膠管、膠帶,多由五金商店經營)的老板開始多方物色和推動橡膠行業中人,生產膠帶、膠管,就地開辟貨源。20世紀40年代,廣州的膠帶、膠管生產行業,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而開始出現了。

    廣州首家膠管廠

       鄺龍恩亦是南園酒家的茶客,與徐炳昌、王瀚釗及一些五金店老板相熟。徐炳昌的成功令他心動。當時市場上全膠管市道較好,產品結構也比較簡單,他在觀摩了徐生產傳動帶的整個過程,并 虛心向王瀚釗請教后,經反復思考,終于從徐用“炭啤”模壓分段硫化產制傳動膠帶中悟出了生產全膠管的土辦法,于是鄺決心試制全膠管。一些經營五金商店的朋友得知鄺的打算后,紛紛給予積極支持,有的要求與鄺合伙經營,但被鄺婉言謝絕,盡管如此,鄺的朋友仍愿鼎力協助,——即使不參股也愿全力幫其推銷。鄺龍恩在朋友的支持下于1946年在龍津中路開設穗城膠廠(這也是一間作坊式的無煙膠廠)。鄺自己配備膠料,委托轆膠廠素混煉膠料,用一條長約1米,表面圓整光滑的鋼棒作為膠管的內芯,在鋼棒上涂上肥皂液體隔離劑,把膠片纏繞著鋼棒,用兩塊刨有半圓形槽坑的鋼模疊合,鋼模內側涂上肥皂液,置于手搖平板機上加壓,并在平板機下以木炭加熱,使膠料達到正硫化點,然后脫模、拔芯,就制成一段全膠管。每段膠管長250-300厘米,可連續操作,使膠管達到客戶要求的長度。這就是廣州最早生產膠管的工廠。盡管它只有一臺炭啤,設備簡陋,手工操作,但仍得到市內五金商店的青睞,紛紛前來訂貨,穗城廠因此而日漸發展,從初時的只能生產內徑13厘米的一個規格,陸續增加到可生產內徑19、25厘米等多種規格的膠管。膠管的長度規格一般為20米,也可按訂貨要求的規格生產。穗城廠的成功,誘使一些無煙膠廠也陸續開始生產膠管,但在產品外觀、使用壽命和銷量方面,仍首推穗城膠廠和譚瑞榮的星加坡膠廠。
     
       1948年,譚瑞榮(大行膠廠譚忠的哥哥)從新加坡回來,即投身橡膠制品行業。他在西門口附近開設了星加坡膠廠,生產全膠管。他資金不多,也是作坊式的無煙膠廠,生產的全膠管質量與穗城的不相上下,是廣州為數不多的膠管生產廠之一。

    廣州首家膠帶廠

       廣州較大的五金商,多集中在永漢南路(現北京南路)。五金商店老板、業務人員習慣在附近的南園酒家飲茶,他們邊品茗,邊交流信息、商談買賣,酒家的樓面職員有時也參與交談。徐炳昌和李福當時是酒家的職員,他倆志向趨于經營工業,有意識與廠家、業務人員接觸。在酒家,他們認識了生產三輪車外胎的王瀚釗,得到了市面緊缺膠帶、膠管的信息,徐炳昌遂萌發了試制膠帶的念頭。1943年,徐在五金店朋友的推動和支持下,得到王瀚釗的具體指導,在永漢南路太平沙榮業四巷開設金城膠廠(其實只是家庭作坊)。徐炳昌在住宅前座裝置炭熱平板硫化機(俗稱“炭啤”),委托轆膠廠煉膠,手工攪拌膠漿,在粗帆布上涂漿,成型后使用“炭啤”分段模壓硫化,用土簡辦法制成傳動膠帶,成為廣州首家生產傳動帶的無煙膠廠。傳動帶投放市場,雖然質量遜于上海,但在貨源緊缺的情況下,銷路卻很暢旺。后來,陸續有三幾間無煙膠廠也都紛紛仿效生產傳動帶,終因技術不過關,質量低劣而夭折。1947年,金城廠擴大生產遷往龍津中路津南巷,其后陸續增加生產小型運輸帶(寬度5英寸之內),膠板和夾布膠板。

    李福記膠廠

       李福與徐炳昌同是南園酒家的同事,徐炳昌生產傳動膠帶的成功,引起他對生產橡膠制品的興趣,他有意投入。在王瀚釗的幫助下,李福于1947年在五金店主要匯集地永漢南路附近開設了李福記膠廠,生產傳動膠帶。其工藝與徐炳昌的一樣,每天耗用粗帆布40米左右,產量有限,產品有寬25厘米×3層的傳動帶,后增加了較大的規格,最寬的有125厘米×5層。還是家庭作坊式經營,設備簡陋,規模不大。

    二、廣州膠管業的發展

    李福記生產夾布膠管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黨和政府根據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特點,貫徹“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 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制訂了保護民族橡膠工業的政策和條例,禁止國外橡膠制品進口,推動了橡膠工業的恢復和發展。在1950年召開的全國橡膠工業會議上還明確指出:優先發展屬于生產資料的橡膠制品如輪胎、膠管、膠帶等的生產,使膠管業有了奔頭。

       李福記就是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摸索發展起來的。李福記生產的平型傳動膠帶,由于客戶紛紛訂購,業務發展較快,在永漢南路增設了門市部。但隨著幾家無煙膠廠加入競爭行列,膠帶市道逐漸趨于平淡。為此,李福打算開發生產被作為生產資料同時又得到政府支持的膠管新產品。他憑著生產傳動膠帶所積累的經驗,參考借鑒穗城廠生產全膠管的工藝,并再三請教老行尊王瀚釗,決心搞出夾布膠管這一新產品。他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反復試驗,攻破了一道又一道難關,終于在1950年制成了本市第一條供工礦企業、農林、建筑工程、園藝和日常生產用的夾布膠管。輸送常溫、常壓的水或中性液體的夾布輸水膠管,是在全膠管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它是把混煉的膠片剪成細片,加入汽油等混合溶劑再用手工攪拌成為膠漿,然后均勻地涂在不同規格的帆布上,晾干后裁成一定寬度的“縱口”(近似45°角)的膠布條,以鋼棒作為管芯,纏上一層膠片作為內膠,再纏上若干層縱口膠布條,然后包上外膠片,以鋼模坑槽疊合,逐段加壓硫化而成。李福記繼生產出輸水夾布膠管后,又生產出輸送壓縮空氣或惰性氣體,供氣動工具和氣動機械連接使用的夾布空氣膠管。新產品的出現,使李福記的業務擴大,炭啤由2臺增至6臺,除家屬外還另雇工4人。當時廣州還沒有布廠生產粗帆布,只能靠上海供貨,但其供應又常常跟不上,導致李福記時而停工待料,時而又加班加點,生產波動很大。幸得政府支持,指定廣州天工布廠專門為李福記生產粗帆布,定量供應,從根本上解決了李福記的原材料供應問題。李福記所生產的夾布膠管,除供應本市外,還銷往省內、外多個地區。1952年,李福記接受了一項特殊的生產任務:生產一批長度達91米的夾布空氣膠管。這間無煙膠廠依約按質、按量、按時交貨,此事為當時在廣州的蘇聯專家所聞,他們對此大感興趣,要求參觀。在當時的市委領導曾志的陪同下,他們來到李福記參觀,這在同業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萬利膠廠的創業與發展

       黃志勤曾在膠廠打工,1949年失業在家,生活面臨困境。為了糊口,他打算利用小本錢生產橡膠制品。黃得知依靠進口的汽車水箱膠管貨缺市俏,上海貨也求大于供。在權衡過自己有把握生產該產品后,他就在家里試制夾布水箱膠管。廣州解放后,黃終于試制成功了用于汽車水箱輸水用的夾布水箱膠管,并在1950年夏天辦理了個體戶牌照,在小港路草芳五巷的住家開業。其生產工藝與李福記的夾布膠管大致相同,不同的是他在外層膠面用細布條作為水包布裹扎著來定型,不用鋼模疊合,定型后拆去水包布,制成的膠管外表有布紋。不久,黃志勤領到名為萬利膠廠的牌照,生產日有起色。但黃因資金、技術、人力所局限,生產難以擴大,其產品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這一狀況,引起了河南區稅務分局專管人員的關注。專管員在了解了黃的情況后,又獲悉掌握橡膠制品生產技術的吳金海賦閑在家,于是就鼓勵黃志勤與吳金海合作,擴大生產。1951年6月,黃、吳各出資80萬元(舊幣)合伙經營萬利膠廠。吳對橡膠機械的制作、維修頗有經驗,兩人合伙后銳意經營,除繼續生產水箱膠管外還增添了全膠管和夾布膠管,并陸續接受市五金公司的訂貨、包銷任務。當時廣州地區所需用的吸水膠管常常脫銷,市五金公司鼓勵萬利膠廠試制吸水膠管。吳金海與工人一起研究,他們想方設法,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設備簡陋的情況下終于在1952年制成了本市第一條埋線式吸水膠管,規格為內徑51厘米×3層×8米。制作這種膠管的整個生產流程較為復雜,要用長度8米多、外徑為51厘米的木柱為管芯,涂上隔離劑,直包一層內膠層,涂抹膠漿后蓋上整幅縱口紋的涂有膠漿的5×5膠布,再涂以膠漿,蓋以中膠層,然后纏繞鍍鋅鐵絲,并在膠管兩端貼上咀膠和咀布,再涂上膠漿,根據不同規格的工藝要求再包裹若干層縱口紋的涂膠漿帆布層;外包面膠層,捆扎水包布,最后以粗棉繩纏扎緊,推入炭甑內硫化。由于管身長,只能分段硫化,每段1.5米。當時絕大部分靠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容易出事故,但他們注意安全,注重質量,產品經五金公司和市工業產品檢驗所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和機械物理性能檢驗均符合標準,又經送訂戶試用,受到用戶歡迎。于是,批量投入生產,以后又增加內徑64厘米、76厘米、89厘米、102厘米、127厘米、152厘米的規格。萬利廠制成的吸水膠管,填補了中南地區這一產品的空白,及時支援了省內大型的建設工程,并為珠江大橋、流溪河水電站、新豐江水電站解決了排、吸水的問題。萬利膠廠最初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1951年雇了8個工人。1955年,經工商部門的安排,部分人員和資金投入萬利,萬利膠廠遷到云桂路,人員增至16人,生產規模得到擴大。

    華成膠廠

       華成膠廠由黎柏、鄒歧等人在鳳安街開設,原產布面膠鞋,置有煉膠機和蒸汽硫化罐,生產稍具規模。1950年,華成廠轉產膠球,黎柏利用生產膠球、球膽過程中余下的“自硫膠料”,經過處理作主要膠料生產1米長的夾布水箱膠管。華成廠使用機械生產,蒸汽硫化,其產品質量較為穩定,但不久停產,把廠房和設備分別租給別的廠使用。

       1952年市財局的調查資料顯示:廣州市生產膠管的工廠有4家,工人49人。1952年,穗城、李福記、萬利和星加坡這4家接受加工、訂貨、收購的膠管總量為14,733.9米。穗城和李福記自1954年起成為生產膠管的專業廠。

       廣州解放后至1956年公私合營前這一階段,廣州的膠管業雖然有了發展,但由于還是無煙膠廠,手工操作,設備簡陋,用炭啤、炭甑硫化,致使產品的硫化點波動大,膠管的膠布易剝離,又缺乏檢測設備,憑經驗用嘴咬、鼻嗅、手摸、眼看,故還遠遠沒有實現質的飛躍。

       1956年公私合營后,廣州橡膠行業114家并為29個基點廠,其中的南僑橡膠廠和健身橡膠廠安排生產膠管、膠帶。李福記、穗城、萬利并入了南僑廠。從那時開始,進行了改革,從手工成型到機械成型,從分段硫化到一次硫化,提高了產品的質量,產品暢銷國內市場,實現了質的飛躍。1959年,“獅頭牌”吸水膠管、夾布膠管出口銷往東歐、中東、港澳。1965年南僑橡膠廠、健身膠廠及其他廠生產膠管的車間一并并入廣州第一橡膠廠。1969年橡膠一廠的膠管生產車間合并到花縣的廣州第十橡膠廠,就是今天的廣州膠管廠。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人才網
    橡膠技術網 www.www.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網友評論

    首頁 | 橡膠新聞 | 橡膠價格 | 市場數據 | 橡膠技術 | 資料下載 | 橡膠文化 | 橡膠標準 | 橡膠制品 | 橡膠管理 | 橡膠展會 | 膠網圖片 | 橡膠招聘 | 橡膠人才 | 橡膠論壇
    聯系電話:021-59195925 咨詢合作:13524284813 郵箱:loogo@163.com 橡膠技術網為你服務 QQ: 36656166
    橡膠門戶網 Copyright 2006-2020 膠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女人高潮内射99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性色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拍一区|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337P亚洲精品色噜噜|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久久精品成人|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