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王國”背后的輝煌
由海南農墾新聞媒體人陳勇、李國文撰寫的海南橡膠姊妹篇———《膠園·海墾經典》、《膠魂·海墾老兵》日前由海南出版社出版,這套農墾文化叢書,從歷史的現場出發,透過長期在農墾一線采訪的媒體人獨特的視角,深挖歷史事件,以紀實手法和大量珍貴老照片,向廣大讀者解密“橡膠王國”輝煌背后的故事。
謳歌海南農墾人無私奉獻的品德
以橡膠立業的海南農墾創建至今走過了60年的風雨歲月,沉淀了一批極具歷史價值的經典膠園,這些經典膠園是海南農墾人創建、發展國家天然橡膠事業的見證,也是海南農墾人戰天斗地的“拓荒牛”精神的見證。《膠園·海墾經典》以紀實的寫作手法,借助鏡頭和老照片,還原了瓊安膠園、西聯百年膠園、金江王震橡膠試驗田、世界第一苗圃基地———木排苗圃、南海農場膠茶群落、雷賢鐘創辦的僑福膠園等11個特色鮮明的經典膠園的創辦歷程,圖文并茂地記載了這 11個具有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膠園,謳歌了中國橡膠人無私奉獻的品德。
《膠魂·海墾老兵》以海南農墾兩個軍墾農場:國營八一總場、國營烏石農場為采寫主體,通過對當事人大量深入的采訪,以紀實的手法敘述了海南農墾創建之初轉業老軍工群體扎根山區、不畏艱難困苦,頑強拼搏、墾荒植膠的可歌可泣的難忘故事,其間還穿插了其他農場老軍工在海南農墾的艱辛創業故事。全書共約10萬字左右,40多幅照片。該書對新時期弘揚老軍工精神,挖掘海墾歷史文化有較大價值。
寫作沖動源于“墾二代”對農墾的激情
陳勇談到,他和李國文都是墾二代,生在農墾、長在農墾,靠著膠乳長大。“我們天然對這片山水、滿山遍野的膠林有著深厚的感情。這是我們寫作這套書的精神源動力。我們希望透過歷史的現場,向讀者傳遞海墾人頑強拼搏,對祖國橡膠事業不畏艱險,執著奉獻的精神和強烈的使命感,去震撼人的心靈。”
“寫作是一場孤獨的、寂寞的馬拉松長跑,對我們而言,更是一次與愛國歸僑、老軍工群體隔著半個世紀時空的心靈對話。”陳勇說。
完成這套叢書的采寫工作量大,很辛苦,僅是采訪、收集資料就花費了4年多時間。書中的很多資料都是從故紙堆里翻找出來的,收集資料得到了許多相關農場、部門的知情者的幫助和支持,讓作者非常感動。
著力刻劃海墾人對橡膠事業的強烈使命感
這套農墾文化叢書,主要寫的是軍工群體和愛國歸僑群體在墾荒植膠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對國家橡膠事業強烈的使命感。書中所記載的謝福正、陸守良、陳榮正、韋永忠等等軍工群體以及雷賢鐘、何麟書、蔡季芻、陳而滾等愛國歸僑,都是這份強烈使命感的代表人物。
海南農墾匯聚了五湖四海的人,有關調查表明:海南農墾有來自全國31個省區、56個民族的人。這種群體構成在共同的勞動生產、生活中逐漸孕育形成了“天下農墾一家人”的墾派文化,其文化特質就是極具包容性。這種文化精神在書中有鮮明的體現,那些經歷了60年,甚至百年的經典膠園至今仍能熠熠生輝就是很好的例證。
在60年的歷程中,海南農墾圍繞著橡膠事業建設和發展。可以說,橡膠文化就是海南農墾文化。海墾人身上所體現的這種拼搏與自我革新的精神,在書中得到了集中再現。它也激勵著今天的海墾人,在改革大潮中不斷奮進。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