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防城橡膠業發展歷程的補充和認識
皮鞋皮帶笠帽豆友在其《重拾橡膠葉》中,已相當詳細介紹了我市幾個農場發展橡膠的情況,為讓大家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我增加些補充和個人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解放初期我國橡膠需求和供給情況。
說到橡膠大家都知道,大到汽車輪胎,中到解放鞋、小到女孩子用來扎頭發的膠圈都需要橡膠來制造。橡膠來自兩方面,一是從橡膠樹提供,二是工業合成。解放初期,我國百業待興,根本談不上通過工業合成這途徑獲取,只能通過橡膠樹,當時受到國外的封鎖,沒法通過進口這途徑。橡膠生長在熱帶,當時我國只有海南島生長有橡膠樹,但這點供給根本達不到我國的需求,考慮海南島還要種植其它農作物,雖然盡可能擴大種植面積,但也沒法滿足國內的需要。
二、防城橡膠業的發展
為解決種植地域問題,有關專家提出在廣西防城縣或云南部分地區的可能性,后經專家實地考察確實可行,反報給中央,這就成立了南下建設兵團(笠帽所報道)。當時,種子來自海南島,橡膠種子相當寶貴,如同黃金的檔次看待,當時為防止臺灣敵特的破壞,押運由部隊一個連的兵力押運。不可否認,防城橡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三、多災多難的防城橡膠業
說實話,防城雖然是大陸能種植橡膠為數極少的地方之一,但較于熱帶,產量是比較低的,在惡劣的國際環境中在國家的扶持下它才能生存,而不適合在和平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生存。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后,人工合成橡膠技術成熟,進口市場已打開,極低成本的東南亞橡膠涌進中國,高成本低產量的防城橡膠面臨滅頂之災,為提高產量,各農場通過施放電石粉刺激提高產量,其實這是一種產量透支,堅持幾年后,這些橡膠樹的橡膠產量更低,農場已發不出工資,也沒法增加肥料的投入,開始依靠銀行貸款維持,到現在為止,所欠銀行貸款超過一億元。加上當初農場的土地由國家在當地的農民土地中強硬劃拔,當地農民沒柴燒開始偷偷砍橡膠樹,被農場派出所捉后報復剝橡膠樹皮,防城橡膠業進入多災多難的年代。各農場職工為了生存,有些年輕的外出另找生路,有些在橡膠樹林中間種植價值相對高些的玉桂,有些繼續經營橡膠,產量雖然低,多多少少補貼下生活,這就是各農場的現狀。
四、防城橡膠業的出路
在市場淘汰中的防城橡膠業,其生存唯一的辦法是國家將其列入國家資源儲備,通過國家補貼的方式讓其繼續生存。其實這也很必要,因為,人工合成的橡膠耐磨性較天然橡膠差得多,有些裝備設備特別是國防裝備少不了天然橡膠,而進口市場并不是永遠向我們敞開的。國家已考慮到這點,春節路過馬路和那梭,看到一片橡膠林,上面有個牌:國家戰略資源。或許,這也是給老一輩為國家經濟發展付出的橡膠工人的一種安慰,向他們致敬!
原文地址 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5787146.html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