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的“辛勤收割”
發布時間:2015-03-13 18:38:12 人瀏覽
來源: 橡膠技術網
在西雙版納,每年4--11月天氣暖和,多雨,為橡膠樹開割期;12月--次年3月天氣偏涼,干燥,為橡膠樹停割期,不能割膠。割膠的季節里,每天清晨五點鐘左右,割膠工人便頭頂膠燈,身背膠簍,帶著三棱形刀口的膠刀走進橡膠林里割膠;上午九五點鐘左右,大多數膠工即可割膠完畢,任由橡膠樹自己流淌膠乳;中午十一點鐘左右,割膠工人回收膠乳,并用膠桶將膠乳挑回來,然后有專人用帶有鋁罐子的運膠車將膠乳運到橡膠加工場。
走進橡膠林里仔細看一看,原來,割膠和收膠是這樣的:在橡膠樹身約一米高的位置用膠刀割開一條與樹身平行、與地面垂直的割口,叫垂線,再以垂線為基點,環繞樹身斜向上或斜向下割出一條斜線,約為樹干橫截面周長的二分之一,叫割線,多條割線合稱割面。這樣,膠乳就會沿著割線流下來。在割線的末尾處釘得有一條長約十公分,寬約三公分的鋁制凹槽,叫膠舌。在膠舌的下方有一根平放著的繞成“8”字形的鐵絲,但這個“8”字一頭大,一頭小,大的一頭開口,釘在樹身上,小的一頭上放著一個小瓷碗,這根鐵絲叫膠架,這個小瓷碗一般稱作膠杯。這樣,膠乳就會順著膠舌流到膠杯里。
因為膠乳粘性較強,所以收膠時,割膠工人還會用一個有木柄的半圓形塑料片(也叫膠刮子)在膠杯里刮一下,這樣膠乳才會收得干凈,不浪費。其實,割膠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割膠時,割膠工人的手、眼、腳必須互相配合得十分協調,手要有節奏輕重適度地推進膠刀,腳要隨之跟進,眼要盯準割線,而且膠刀割進橡膠樹皮的深度必須把握得相當準確,如太深,會傷到樹干,如太淺,則膠乳不會流出來,或流出來的很少,經驗豐富的割膠工人往往能把握住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粗細的深度。
膠乳送到橡膠加工場后,經過濾、凝固、硬化、壓片、切片、烘烤、粉碎等工序加工,就可得到橡膠初級產品煙膠或顆粒膠。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橡膠技術網 www.www.jlxczjs.com!
>更多相關文章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
首頁推薦
最新新聞
網友評論
推薦閱讀
頭條新聞
價格行情
橡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