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戰 大干快上建膠園 ——回望膠林
那年月兵團正掀起“大干快上學大寨”高潮,經常組織生產“大會戰”。大會戰期間,我們有時是一早天沒亮就出發,步行兩三個小時去工地,一直干到天黑才回來。有時就是直接到更遠的山上安營扎寨,一干十天半個月才能回一趟連隊。
記得我們首次參加的大會戰是開發位于我們連的“螞蝗溝”。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多么刺激。過去支農時見過水螞蝗,來海南后才見識到山螞蝗。那山螞蝗與身材粗大顏色艷麗的水螞蝗不同,未吸飽血時其貌不揚,就象一根細小的頭發絲,陰險而隱蔽地附在山路旁的雜草野樹葉子上,伸縮著帶著吸盤的鉤子狀的血盆小口,一旦碰到人的身體就立刻吸將上來。男同志還可以脫光膀子捉,女同志就麻煩了,只能裝作撓癢癢悄悄隔著衣服捉,許多時候只好讓它吸飽了血自行脫落。那吸飽血的山螞蝗能脹大十多倍,看得人頭皮發麻,螞蝗的唾沫里還含有抗凝血物質,繼續流血的傷口還會招來更多螞蝗。習慣山螞蝗的“狼吻”,是我們每個海南知青必經的考驗。
大會戰有一個口號是:兩個六點半,中午不休息,晚上加一班。就是說每天都要連軸干到兩頭黑。山上地形復雜,有一次,一直干到天黑收工后人都下山了,黑暗中卻沒想到還漏了一個人在山上。在山后拐彎處干活的女知青偉娟因還有一個橡膠穴未完成光顧著埋頭苦干,人都走光了還不知道。待感覺四周突然寂靜得可怕時,才發現一個人也不見了,急忙扛起鋤頭壯起膽子下山追趕大部隊。天黑漆漆的,山路坎坷崎嶇,女知青中還算膽子大的偉娟正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進,快到山腳時,突然發現身旁一丈開外,一團幽藍的火球正游游蕩蕩地向她飄來,頓時把她嚇得魂飛魄散,摸爬滾打跌跌撞撞總算回到了山下的宿營地,當大家發現時她已給嚇得只會發抖說不出話來。后來有經驗的老工人分析,可能是什么動物的骨頭或者是黎族老鄉土墳里的枯骨給開荒挖了出來所產生的磷火。可這一下讓我們的偉娟嚇得不輕,作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惡夢,好久見到土堆都心慌。
會戰的突擊性任務比平時重,女同志任務相對輕一些,但有時也很難完成。大家還是很有互助精神的,在爭取超額完成任務的同時,老工人會幫助新戰士,有的男知青也會主動幫助挖得慢的女知青。我好象基本上還能完成自己的任務,記得最多一次挖了12個穴,超額2個完成任務,多次被排長老夏表揚“人小干勁大”。而我們連的挖穴標兵曾建中就創造過一天挖穴24個的全團最高記錄。那時我們每個人手上都打滿了血泡,汗水血水把鋤頭把都染得通紅透亮。不少男知青也自此學會了抽煙,因為這是最可以名正言順偷一小會懶喘口氣的理由。不少人還練出了這么一道絕技:間中小休時,把鋤頭把往地上一鋤,就能穩穩地躺在上面偷空睡上一小會。一天要干12個小時以上的體力活,當然也有吃不消裝病偷懶的,那叫“壓鋪板”,我們連有一戰士就因此得名“壓鋪板”,不用說,也常常是“晚匯報”的點名批評對象。
會戰大多是遠征到離連隊很遠的深山老林,為組建新連隊打頭陣。住的是就地取材用樹枝茅草野葵葉編搭的四面透風的草棚,晚上可以躺在床上數星星,下雨時就擋上一塊塑料布,幸虧冬季雨水較少。喝的是山澗溪水,睡的是樹條綁竹子編的床,用鋤把將削尖了一頭的樹叉敲到地里就是床腳。有時候,蛇蟲還會爬到床鋪來作伴。有一次一男知青放工后剛打開被窩,就赫然發現一條蛇正舒舒服服地盤在里面,懶洋洋的大概是想在這新奇的安樂窩里冬眠;而某班長更是不幸地被一條拇指粗的大蜈蚣半夜爬到床上咬腫了脊背。另有一男知青則不知是被什么東西咬了全身無名腫毒(也有說可能是漆樹過敏),連隊派出幾名壯勞力用樹條綁扎的擔架輪換抬了半天走出大山,送到團部衛生隊才救回一命。我幸虧沒碰上此類遭遇,倒是在挖穴時多次被山老虎(山蝎子)咬過,至今還在納悶的是,不知何故被山老虎咬過后會奇怪地半邊身子痛另半邊居然一點不痛,且恰好讓你痛夠24個小時就自行消退。這怪痛也是許多人都感受過的不解之迷。
大會戰的勞動強度大消耗也大。一天吃三至四頓干飯外加一次煮木薯還不夠飽。所以會戰時能享受到特別改善的伙食,如與平時不同的是有漂著幾根空心菜葉的湯,隔三差五還能吃上紅燒瘟豬肉外加每人2兩白酒。那時男女知青都一樣能喝,包括現在自稱滴酒不沾的我。那是連隊特意分配給大家的,有助增進血液循環盡快解除疲勞,祛除山里寒濕氣。女同志還能特別照顧有熱水洗澡,因為山里最不缺的就是柴火。只是最難忍受的就是洗衣服,打滿了血泡的手給肥皂和冰涼的山溪水一激,疼得磣人。不過記得那洗衣服的地方倒是風景相當優美,奇石嶙嶙溪水清澈,綠樹青藤野徑通幽,置身其中常讓人感覺氣爽神清,悄然帶走一身疲累。
大會戰,讓我們每個人經受了最嚴峻的考驗和極艱苦的鍛煉。這是不得不重重記下的一筆。最后,把我們當年大會戰的口號輯錄如下,供大家回味:
1、大干快上學大寨,開山劈嶺建膠園;
2、 出工一身汗,收工一身濕;
3、 兩個六點半,中午不休息,晚上加一班; !
4、 大病當小病,小病當無病,無病拼命干!
5、白天治坡,晚上治窩;
6、 大雨大干,小雨堅持干,沒雨拼命干!(此條口號還有一知青怪話版:“小雨小干”)
7、爭時間,搶速度,大干快上。
* 大會戰,大干快上學大寨;
* 身后大山上,那層層疊疊的環山行就是新開墾的膠園。
2008-4-6
原文鏈接:http://cfx555554.blog.163.com/blog/static/3074593220083705039971/
轉自:橡膠技術網,橡膠行業門戶網站!

- 橡膠拓荒者,一片丹心耀南疆2021-11-16 12:11:25
- 數萬湖南兒女支邊云南:以湖湘精神澆種中國橡膠2021-10-27 03:10:33
- [天膠往事]上海(二)2021-09-23 10:09:22
- [天膠往事]海南(二)2021-09-13 07:09:10
- 姚鈿浩:我們當年入深山墾荒種橡膠 開路建房全得自己來2021-07-05 10:07:33
- 中國橡膠工業重地之山東(一)2021-07-01 10:07:29
- 特林老兵回憶新中國如何跳出天然橡膠圍堵圈2021-06-17 03:06:34